名优质凤型白酒的典型性,应具有以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和高级醇为主的复合香气,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总酸总酯含量较低,其含量范围介于浓香型和清香型白酒之间。其中,高级醇含量相对高些。
为提高名优凤型白酒的质量和优级品率,长期以来,各生产企业均采用包括不同大曲配料发酵,改进制曲工艺、合理配料,坚持四度技术的管理法(温度、酸度、淀粉浓度、酒精度),清蒸原料,延长发酵期等各种技术措施,主要是运用各种手段去杂增香,提高乙酸乙酯的含量,使己酸乙酯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努力降低乳酸乙酯的含量及协调各微量成分的比例,突出凤型白酒的风格与典型性,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坚持技术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以陕西西凤酒为典型代表的凤型白酒,酿造工艺系以优质高粱为原料,大麦、豌豆、小麦制曲,采用续米查六甑混烧,土窖分层发酵,固体蒸馏,再经储存勾兑调味而成。
一、原材料的要求
1.高粱
在酿造凤型酒时,对于高粱的选择十分重要,因为原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与耗粮,酿造凤型白酒亦有较多企业应用多粮酿造,包括高粱、大米、小麦、糯米等;单粮酿造主要用稞高粱,这种高粱的特点是颗粒饱满,大小均匀,壳少,夹杂物在1%以下,水分在14%以下,淀粉为61%—64%;原料粉碎宜细,出窖拌醅要均匀。
粉碎是酿酒工艺的第一道工序,它与整个工艺关系极大,粉碎细,出酒量就多。
粉碎的目的在于使原料有效地吸水膨胀,利于糊化,增加接触面,促使糊化发酵正常运行。高粱粉碎规格能通过孔径1m/m标准筛的为55%—60%,未通过1m/m标准筛的为八、十瓣,整粒在0.5%以下;大曲粉碎规格能通过1m/m标准筛的为35%—40%,未通过者为麦仁粒的一半,出窖拌米查,封窖添皮或塑料膜,严防带酒醅。使用抓斗出窖时,窖内人两足站稳。适当移动,以免踏实酒醅,抓斗抓出的酒醅加酿粮撒拌均匀,使用抓斗运醅及时抹碎疙瘩。
2.水
酿造用水与酒味关系密切,水中一切含有物,尤以酸碱度和各种金属盐类不但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发酵进程,而且影响酒醅中有机物的含水量。凤型白酒用水固形物在0.4克/升以下,总硬度为12度—15度。
二、制备优质大曲标准体系
1.大曲踩制季节与要求
业内有“曲是发酵的动力”、“曲乃酒之骨”之说,充分说明大曲对发酵和酒质的重要性。
大曲的传统制法是以大麦、豌豆踩制伏曲。如今,因生产需要和制曲设施的改善,一年四季均可制曲。
由于制曲季节、曲种和贮存期不同易导致大曲的各项指标有所差异,因此,按季节不同,可分为冬曲、伏曲、春秋季曲;按感官、色泽、茬口、断面来分,可分为青茬曲、槐瓤曲和红心曲三个品种。
一般,冬季曲糖化力较高,发酵率偏低;而夏季曲糖化力较低,发酵率较高。这充分表明,季节不同,曲的质量有一定差别。在春秋两季,自然环境好,温湿度适中,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培养条件也容易控制。因此,春秋季节应是踩曲制曲的好时期。而夏季气候炎热、干燥,水分挥发很快;冬季气候寒冷,保温不易,对制曲有一定影响。因此,应根据不同季节制定相应的工艺参数的培养条件等相关技术措施,以创造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如曲粉细度上要求“冬粗夏细”,曲坯入房排列要求“冬密夏疏”、“冬多夏少”,曲坯体积大小要求“冬薄夏厚”,质量要求“冬轻夏重”,同时要有排风降温和加热保温措施。
2.合理搭配用曲
大曲是酿造凤型白酒的一种糖化发酵剂,因为淀粉变糖,糖变酒全依赖曲中微生物所分泌的酶。为了稳定质量,缩小组与组生产的差距,除对成品曲质量要有高标准要求外,还要注意排与排之曲搭配使用,在满足发酵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控制用曲量为20%左右。酒醅加曲温度要求在30℃—35℃时,停止通风进行加曲,加曲要准确、低撒、捣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