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营销 > 正文
酒企多元化发展须慎行
来源:  2015-12-21 08:44 作者:
  对于身处一个拥有近4万家白酒企业竞争市场的中国白酒生产企业来讲,专业、专注、专心地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本是理所应该的。但近些年来,中国很多白酒企业却开始了多元化的投资经营,疯狂、盲目地跨行业发展,俨然已成为当今中国白酒行业的一种潮流和风向标。

  无论是五粮液的造车运动,还是茅台的啤酒扩张,甚至地方品牌的圈地盖房,都在毫不掩饰地彰显着企业急功近利、一切通吃的野心。但是,就当前的白酒企业处境来讲,是否已经到了应该扩张的阶段了呢?

  笔者认为,现今的中国白酒企业,无论是行业龙头茅、五、剑,还是各区域内的地方主导品牌,离真正的做强做大都还远着呢,更何况,还要去跨行业发展。

  中国白酒,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不断发展的历史产物,它承载了华夏悠久的民族文化,并深深地融入到了这个民族的情感、血液之中。

  曾几何时,中国的白酒行业是那么的令人骄傲和自豪,在各行业纷纷走出国门、构筑世界品牌的时候,我们对中国的白酒行业给予了深切厚望,因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但希望终归是希望,如今回头再来看一下现实的市场状况,衡量一下白酒行业在国民生活中的今昔地位,结果却是让人如此失落和遗憾。

  不管是啤酒、葡萄酒、保健酒的迅猛扩张,还是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等洋酒的强势进攻,都令整个中国白酒行业深感尴尬。或许,有很多白酒企业为近年文章来源华夏酒报来白酒行业销售额的不断增长而感到沾沾自喜,但如果我们跳出这个白酒圈子,放眼整个酒类市场,从行业地位、市场影响力、市场占有率、行业发展速度、市场消费潜力等方面来看,啤酒、葡萄酒、保健酒、洋酒等后起之秀的出色表现,则更加映衬了白酒行业的止步不前,甚至倒退的惨淡处境。

  现如今,在中国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消费者与白酒之间的距离越大,特别是中国白酒企业因无法满足年轻一代追求时尚、个性、好口感、价值观、文化元素等的多重需求,面临着被抛弃的悲惨命运,如果任由这种危险的趋势长此发展下去,那么,整个白酒行业的未来可想而知的。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在我们整个白酒行业需要集体深刻反思的时候,更应该认识到中国的白酒企业还处在生存、挣扎的边缘,还远没有真正做强做大,即使行业龙头茅台、五粮液,无论是在国内的市场占有份额,还是出口国外的产品数量,也都是少得可怜。因此,笔者认为,中国白酒企业现在的首要任务不是盲目进行多元化的扩张和发展,而是要集中精力,积极调动一切资源,在品牌塑造、产品创新、渠道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狠下功夫,同时,白酒行业还要做到携手共赢、抱团打天下,这样,才能把中国白酒行业做强做大,冲出国门,走向世界,才能打造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世界性品牌,成就中国白酒行业的远大梦想。

  诚然,很多白酒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也是被逼无奈。

  众所周知,作为地方白酒企业,无论是地方税收,还是国民就业,在当地企业中的地位都是不可替代的。

  近些年来,随着企业破产、唯GDP论盛行,白酒企业成为地方政府甩脱包袱、安置就业、快出政绩的理想救星,在太多官方思维和行政指令的干预下,很多白酒企业就此走向了多元化发展的路子。但是,如果偏离了做专、做精、做强、做大的前进方向,盲目追求一时的短期效益,那么,企业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地方政府需要或者更应该做的是放权企业、无为而治,让企业在市场化的经济浪潮中顺其自然、自由发展,这样既利于白酒企业的良性成长,更有利于地方的长久受益。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张怡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