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营销 > 正文
离开可乐的汇源不差钱,差什么?(1)
来源:  2015-12-21 08:41 作者:

  如果有人问,继2008年三鹿奶制品事件之后的中国食品业的大事是什么,恐怕,非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一事莫属。

  3月18日,中国商务部发出一纸通报,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公司案将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商务部依法作出禁止此项收购的决定。这意味着,自去年9月以来引发广泛争议的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事件,以失败告终。

  这桩看似你情我愿的企业联姻,在众说纷纭中各自单飞,至少,对于因为“16年没休息一天而太累”,想要把企业“当猪卖掉”的朱新礼而言,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收购事件中,谁是真正的受益者?在汇源掌门人出售行为理念的背后,又体现出什么呢?

  如果说是“内行看门道”,那么,从营销战略的角度,我们能够得到什么有价值的本质分析可以借鉴呢?

  作为营销经济学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笔者从理性的角度对双方及事件本身提出以下观点。

  ★对于可口可乐而言,可谓并无损失,反而能够从收购失败中获益。

  首先,整个事件的过程经过各类主流强势媒体的推波助澜、大肆宣传及社会各方的关注,相当于免费为可口可乐做了广告价值无法估量的宣传。无形中引发了市场对于已经接近平淡的可乐碳酸感觉的新鲜感,更加提升了市场对于可口可乐品牌的关注。同时,通过对可口可乐收购实力的传播,也进一步强化了其市场信心和地位。

  其次,提升了其在股票资本市场的投资信心。收购事件让股民看到了饮料大鳄的前景和希望。

  据中新网3月19日电,至美股18日收盘时,可口可乐股价上涨0.48%,报收41.650美元,未受中国商务部禁止汇源收购案影响。

  此外,对于收购不成一事,可口可乐若真是为了想快速弥补在果汁饮料市场的短板,将会加大对“美汁源”果汁饮料品牌的市场投入,并在果汁产业链上游有所突破。

  按收购规划,这次出售给可口可乐的汇源果汁上市公司主要是上游业务,包括果汁、饮料和灌装,前端还有果园、果树、苗子、种子,水果加工等很长的部分,而这些正是已经拥有渠道网络的可口可乐的短板。

  ★对于被收购失败的汇源,尽管其本身并不缺乏资金,但是,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

  首先,汇源所差的是在低层面上反映出企业在驾驭增长型的企业发展瓶颈上的管理困惑,这其中,决策者的眼光和管理水平成为瓶颈。

  比如,朱新礼的最大梦想就是经营果园和水果加工等前端业务,而不是把品牌做大到国外,去收购国外的果农资源,因为“太累了”。

  于是,朱新礼想把品牌和营销等一些环节让给可口可乐去做。同时,汇源集团可以趁机打入可口可乐全球的采购系统。但是,对于可口可乐这一超强势的买方来说,这些,都只能是想像。

  其次,汇源所差的是更高层面上企业应对国际型的战略商业风险。

[1] [2]

编辑:张怡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