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营销 > 正文
21世纪的战争———品牌之争
来源:  2015-12-21 08:39 作者:

  2009年3月18日下午,中国商务部表示,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未通过反垄断调查,因为收购会影响或限制竞争,不利于中国果汁行业的健康发展。

  毫无疑问,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经济主导权的竞争,除了金融之外,就是品牌之间的竞争。

  自1988年10月,美国百事可乐收购北京北冰洋开始,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中国市场水淹七军,天府可乐、健力宝与另外一些饮料类品牌,纷纷被清洗出局。

  而一直被国人寄予希望的娃哈哈,也在高歌猛进之后,倒在了达能的面前。

  法国达能以23.8亿元人民币并购乐百氏,参股娃哈哈、光明、蒙牛,业已悄然成为中国食品饮料市场的龙头老大。

  在洗化行业里,当美加净、活力28、中华牙膏等一些中华老字号,纷纷被外资收入囊中之后,法国欧莱雅鲸吞“小护士”;美国强生以23亿元人民币入主“大宝”;全球最大的洗化制造商宝洁,则用一系列中国味十足的品牌名称“潘婷”、“飘柔”等撬开了中国市场。

  与此同时,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在食用油行业里被消费者熟知的鲁花、金龙鱼等一些知名品牌背后,同样有着外资的身影。其中,美国嘉吉集团占中国食用油市场一半的份额。

  据悉,在我国现有的90家大型大豆加工企业中,有64家具有外资背景,实际加工能力超过5000万吨,占国内总量的85%。

  由于外资频频染指农业,因此,中国丢失了大豆定价权。而具有中资控股的食用油品牌,目前也只有中粮旗下的福临门等为数不多的品牌。

  上述种种充分说明,“收购”已成为外资企业垄断市场的一种方式。

  那么,汇源是否会成为下一家哈啤,或是北冰洋第二?

  有资料显示,可口可乐旗下的果汁子品牌,在中国纯果汁市场占据25.3%的份额,位居第二,仅次于汇源果汁46%的市场份额。二者一旦合并,将占市场份额的70%以上。也就是说,中国人以后的果汁将由外资——可口可乐公司供应。

  对此,中国消费者反应强烈。在沸沸扬扬半年多之后,商务部根据《反垄断法》,替中国消费者保下了这个中资知名品牌。

  而就在去年,汇源董事长朱新礼正面回应收购事件时曾声称,此桩收购并不存在被迫无奈,乃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他的解释是:“企业要像儿子一样来养,像猪一样来卖。”

  朱新礼这番话,再一次揭示了企业的终极目标就是利润。

  在朱新礼看来,这是一桩划算的买卖。但是,网民们却炸开了锅。有调查显示,超过80%的被调查者反对这一收购,理由是“民族品牌不能随便卖”。有例为证:美加净、活力28等被外资收购后均已消失;苏泊尔、南孚电池、中华牙膏、小护士等被外资收购的品牌,也已经全线萎缩。

  据了解,可口可乐以高溢价收购汇源果汁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的饮料尤其是果汁类饮料,或者是以果汁为代表的健康饮料的市场成长空间巨大。

  随着商务部的一纸决定,中国果汁市场将依旧保持以可口可乐为代表的外企,以康师傅、统一为代表的台企,以及以汇源为代表的国内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

  笔者认为,中国的果汁行业会继续上演三国演义式的品牌战争。其中,汇源会继续发挥其领先优势。但是,经过本次不成功的并购之后,品牌美誉度受到影响的汇源,在接下来的品牌战争里,应该先来一场漂亮的危机公关!



作者简介:

  姚尧,2005年首届中国金凤凰营销案例奖,营销机构奖得主;首届2008中国营销精英大赛第一名得主;2008奥运营销案例大型专家解读现场直播特邀专家;2008全球最受欢迎的十大培训师。

  对于市场机遇有极强的敏感度,洞察力,善于把握时机,危机公关能力强;特别擅长会议招商、低成本营销;是营销人中少有的具备营销策划、市场实战、团队管理、激励、培训、经销商研究者的营销人;善于以小博大做策划,团队组建培训能力强,以实战营销著称。在营销界有深远的影响力。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张怡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