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营销 > 正文
汇源事件反思中国本土品牌(1)
来源:  2015-12-21 07:26 作者:
  2009年3月18日下午,中国商务部表示,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未通过反垄断调查,因为收购会影响或限制竞争,不利于中国果汁行业的健康发展。这是反垄断法自去年8月1日实施以来首个未获通过的案例。意味着这项中国最大的企业并购案至此正式流产。

  2008年初汇源集团总裁朱新礼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欢迎可口可乐进军果汁市场,因为这让他“终于盼到了做果汁的大户”。表明了果汁行业尚处于初期竞争状态。2008年9月可口可乐高调收购汇源的消息一经发表就引发了无数的争议。此事立即引发了对汇源这一民族品牌存亡的质疑。大家拿不久前“小护士”品牌遭遇雪藏,拿朱新礼“要做民族品牌、做百年老店”的民族精神来说事,一些人甚至宣称“从此汇源将在我的视野里消失”。这里面折射出来了一些问题,是值得营销人反思的。

  一、资本的营销力

  可口可乐在中国饮料市场水淹七军。达能悄然参股娃哈哈,收购乐百氏,参股蒙牛。摩根士丹利帮助蒙牛香港上市。资本的长袖在中国的食品饮料行业频频挥舞。饮料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中国民族企业面对金融市场的不成熟,所经受的资本之痛是不得不在资本面前折腰的主要原因。蒙牛和资本打交道的经历至今回忆仍然惊心动魄。

  下面是1988年以来外资在华并购民族品牌的一部分:1988年10月,美国百事收购北京北冰洋;2000年3月,法国达能23.8亿元人民币并购乐百氏;2005年2月,法国欧莱雅鲸吞小护士;2007年11月,法国赛博23.1亿元人民币收购苏泊尔;2008年7月,美国强生23亿元人民币入主大宝;2008年9月,可口可乐宣布准备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

  可口可乐作为饮料行业的全球老大,在中国市场以一个单品斩获了惊人的业绩。面对无汽饮料也曾经发力,但是无汽饮料果汁虽然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仍然属于一个较新品类。市场刚刚培育起来的时候,资本就出手了。资本的特色是吃强不吃弱,专门养胖了再吃。想被资本注意是需要资格的。中国果汁行业的老大“汇源”在渠道、产能、技术均已成熟的时候,就是资本最好的下手时机。可口可乐一夜之间在中国又成为果汁行业的垄断者,无汽饮料的新品类霸主。资本在饮料行业又一次展现它的营销力。

  可口可乐公司首席执行官及总裁穆泰康说:“汇源在中国是一个发展已久及成功的果汁品牌, 对可口可乐中国业务有相辅相成的作用。中国的果汁市场在蓬勃快速增长。这次收购将为我们的股东带来价值,并为可口可乐公司提供一个独特的机会以增强在中国的业务。此举进一步表明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承诺,为中国消费者提供饮料选择以迎合他们的需求。”

  二、中国宿命式的贸易大国,而非品牌大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有文章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天下观念没有国家观念。中国式的政治形态与中国式的经济模式如影随形的一直以国家品牌的形式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演绎着一个贸易大国的经济形态。
从汉代的丝绸开始,中国的商品一直以国家的名义为品牌背书。唐代的唐三彩、宋代的钧瓷、明末清初的青花瓷、清代的景泰蓝等等,中国的商品一直以国家年号为品牌标示。现在藏家收藏的古玩没有一个是某作坊或者某个人品牌的藏品。中国的产品一直以国家年号的形式出现。如青花瓷以大清康熙年间为最,玉器以大清乾隆年间为最,其它如家具、纸墨、笔砚、鼻烟等等都是以国家年号如大明洪武、大清康熙、乾隆某某年间制为产品品质和品牌背书。而一些日常产品则以制作者的诨号或贱称为名,如王麻子剪刀、泥人张泥人、狗不理包子、全聚德烤鸭等等。

[1] [2]

编辑:乐怡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