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对应市场有几种说法,一种说产品应该适合市场的需求或者需要,一种说产品要符合市场的需求,符合市场所要的。这些都是一种朴素的说法。
从营销角度看,产品的各种利益点要能和市场对应起来,和市场需求对应起来,才说明产品是对应了市场。
不要给消费者当时不要的利益
产品怎样对应市场?有好多条线都可以对应,一个产品有一个核心的主体利益,同时还有很多附加的利益。一个产品为了满足消费者当时的需求,一是基本利益要能满足,比如说,在家里能热菜热饭,你生产了一个微波炉,这个利益就对应了,因为只是简单的需要,并不要求更多的其他利益。所以,为了这个简单的需要,只要给一个很便宜的、具备这样利益的产品就行。这是产品的核心利益,这个时候,消费者并不需要其他的利益。
如果你在满足消费者核心利益的时候,又给了消费者另外一个附加利益,产品的利益价值增大了,同时价格也高了。这个时候,企业往往会认为它仍然符合自己产品的整体概念,但是,由于市场还没有进化,或者说还没有成熟到接受这些附加功能和利益的时候,比如说,市场上有一万人有潜在需求,但只有50人已经有这样的需求了,还有9 550人没有产生这样的需求,他们只是有简单的热饭需求。所以,虽然你的产品不错,可是它却卖不动。
企业要对应的是市场需求的接点,产品的利益点要跟市场的这种需求合拍,不能多也不能少,核心利益对了,价格策略就对了。有些企业,在对应这些基本利益点的时候,往往把最差的产品当成最基本的核心利益产品,把自认为最好的产品当成细分的产品或者高品质的产品,从价格上进行体现,造成共性需求的产品价格低,质量有问题,使企业在用共性的产品掠夺市场的时候产生困难。
其实,在共性需求的产品阶段消费者要的也是品质好的、造型好看的产品,只是要价格低的、功能简单以及能基本满足需求的。什么时候消费者都有一种虚荣心,他们要外表不错、功能也不错的。所以,企业应该重视如何把产品对应市场的阶段用来设计营销行为,这是一种策略问题,也是在市场活动中制定产品策略时要面对的。
满足不同利益的产品都有品牌利益问题
产品不只是产品核心利益点和产品辅助利益点的问题,因为消费者还需要其他利益,还有情感利益问题。比如,产品的服务利益、企业承诺的售后服务、定期的上门维修以及一些其他的服务,包括售前、售中、售后等,所有这些都要有所保证,都要对接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