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回炉了。一片欢呼。
欢呼者相信,就算是柳身上滑落的牙签,都是哈利波特的魔法棒。理由?看看乔布斯是如何拯救苹果吧!但他们,似乎忘记了杨致远黯然雅虎的背影,忘记了戴尔的迈克尔和星巴克的舒尔茨,至今在苦苦挣扎。
创始人回炉,特别是年迈创始人回炉,成功者其实自古并不多。
一位企业管理资深记者私下谈到此事时,形象地用两手比划出二尺多长,然后说:“现在柳传志就算是这么长一根千年大人参,也不见得能救得了联想!”
柳传志的时代?
越是看似顺理成章,有时越是隐含着几分蹊跷。
就说时机。看得见的逻辑是因为联想首次亏损,且没少亏,柳传志临危出山,勇气可敬。但是,这次联想“换帅”,是不是太急了一些?是不是太慌了一些?毕竟,联想只是一个季度亏损,还没到兵败如山倒、惟有柳传志的地步,而且又碰上这个雪崩式的倒霉环境。说到环境,如仅联想业绩差,可以对杨元庆的班子兴师问罪。但现实是,整个PC界的日子都很糟。“榜样”戴尔的股价,已缩水52%,预计今年自由现金流将只有去年年底的1/3。既然是大盘都坏,仅仅是更换“班子”的问题吗?
再换个角度,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险恶环境,面对一个走向国际化的公司,这时换上“足不曾出国门”的“老东家”,就能力挽狂澜吗?而经过几年国际化,重回“柳杨配”的联想,似乎向世人展示的恰是排他性文化——面对新问题,这家企业选择了最保守的回头路。
柳传志的时代,是一个草根崛起的蒙昧时代,但如今是蝴蝶效应的飓风时代;柳传志的时代,是一个“贸工技”就稳赚的组装阶段,但如今是没技术、没品牌就吐血的创新阶段;柳传志的时代,是一个关门过日子的地头蛇时代,但如今是同在屋檐下的全球化时代……
65岁的柳传志,作为全球PC圈内唯一年过花甲的“首席长老”,在日新月异的残酷时代,能带给联想多少优势?年龄所包含的诸多差别……非意志和光环能掩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