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营销 > 正文
企业家最大的责任是做好企业(1)
来源:  2015-12-21 07:25 作者:
  近日,在福建证监局2009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语出惊人,表示将捐出其所持有福耀玻璃股份的70%,用于成立慈善基金。

  福建慈善总会方面表示,由于这种运行基金会的模式在国内尚属首例,按照有关规定,民间组织团体的成立需要上报民政部门,在基金管理上也要由金融部门来监管,因此,是否能够运行成功,还要看有关部门是否批复。

  看到这条新闻,笔者感触颇多。在对曹德旺的这一义举深感钦佩的同时,也在思考: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究竟是什么?曹德旺的善举是否可以被效仿?

  慈善是企业家应尽的社会责任

  在“2008年胡润慈善榜”中,曹德旺以捐赠金额1.46亿元位居第14位。胡润表示,如果曹此举能落实,他将成为“中国最慷慨慈善富豪”。

  资料显示,曹德旺自幼家贫,14岁辍学,放过牛,卖过烟丝,贩过水果,修过自行车。发家后,曾被民政部评为 “中国10大慈善家”之一。

  可见,曹德旺不但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而且是一名享誉中国的慈善家。当然,中国企业家中,热衷于慈善事业的还有很多。

  对于企业家为什么要做慈善,历来有很多种说法。有原罪说,有功利说,有善心说,责任说等等。

  原罪说认为:企业家在财富积累的初始阶段,是近似于“不择手段”的。其间,他们对员工、对社会和国家欠下了债,是“有罪过”的。因此,当他们完成财富积累的时候,必须回头来“原罪”,通过做慈善来偿还自己过去欠下的债。

  功利说认为: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商人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他们做慈善是为了沽名钓誉,用慈善的外衣来粉饰自己。

  善心说认为:做不做慈善,做多大的慈善,完全取决于企业家个人,取决于他是否有一颗善良的心。

  责任说认为:无论多少,不计大小,做慈善是企业家应尽的一份社会责任。

  笔者更多地是同意“责任说”。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企业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基本组织。

  “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企业家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和掌舵人,自然担当着与其地位、权利与财富相应的、更大的社会责任。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言,企业家身上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至此,笔者不由得想起了去年汶川大地震后万科董事长王石的“捐款门”事件。由王石先生掌舵的万科在大地震发生之前也是一直都在做慈善的。但是,却仅仅因为王石个人的一句“限捐令”而引发了轩然大波,而且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事后,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08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指万科受“捐款门”事件影响,品牌价值比上年缩水12.31亿元。

  王石和万科为什么会深陷“捐款门”呢?究其原因,就是在社会公众看来,王石和他的万科没有在该尽责任的时候尽到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尽管王石本人后来诚恳道歉,但已经于事无补。

  义举缘于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俗话说,救急不救穷。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需要慈善事业救助与扶助的人口基数非常庞大。从我国现阶段慈善事业的运作模式和方向来看,慈善主要是给予被救助者白菜,而不是种子。

  所以,曹德旺捐股份做慈善的初衷恐难实现。

  曹德旺做慈善的初衷是:中国的贫富悬殊过大,目前的经济困难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内需不足造成的,过大的贫富差距,导致了国内民众消费能力不足。

  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同时也出于一名企业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曹德旺决定捐出自己持有的福耀玻璃股份的70%,用于成立慈善基金。

  无论是捐款的初衷、形式还是数额,曹德旺的举动都是超常规的。

  笔者认为,曹德旺的善心善举以及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非常值得称道,非常值得其他企业家学习。但是,这种方式却很难效仿。

  缩小贫富差距,解决内需不足这两大社会课题,恐怕还得靠发展经济来解决。

[1] [2]

编辑:张怡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