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营销 > 正文
新的一年里,继续摸着石头往前冲!
来源:  2015-12-21 07:24 作者:

  时间像脱缰的野驴一样,飞奔而逝,转眼间又进入的一个新的年头,新学期的工作即将展开。回望一下这个看似有点漫长的寒假,我也并没有虚度,就是有点迷茫。年前刚刚忙完学生期末考试的改卷和登分工作,我就开始了一段艰苦的思想跋涉。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完成了两个研究课题:一个关于高校教学方法改革,另一个是关于我省企业对小众媒体应用状况调研的课题。

  看起来只有五万多字的成稿,可是背景却是:在二十多年的人生旅途中,我度过了一个枯燥而繁忙的假期。这期间不仅有冥思苦想的劳累,还有守着一堆沉默的资料和抱着一台冰冷的电脑的寂寞和孤苦。难道这真的应了很多“大师”们所警示的那样:做学术研究要能够坐得住,耐得住寂寞吗?其实这也没啥,时间长了也许会慢慢习惯,习惯了可能就会发现其中的乐趣。可是到目前为止,我还没弄懂我做的课题除了评委们,最终的读者还有谁,我这么长时间的劳动能在实践中发挥多大的价值?!

  有一位哈佛大学的教授在学期末给学生讲的故事中说:不要去参加毕业五周年和毕业十周年的同学聚会,因为这种活动只会引导你和老同学攀比的心理,并促使你在自己的工作和职业选择中采取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我有点赞同这个说法,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个长远的规划,而不要仅仅盯着眼前的收益多少。可是我也有点迷茫,我现在没啥收益,就等于以后会很成功吗?寒假里参加了一个饭局,和我的顶头上司,还有他以前带的两个研究生。虽然他们两个比我年长,但是和我一样是2006年毕业的。其中一个还是我的老乡,读研之前是一位中学的物理教师,读研期间考过了注会的五门考试,毕业之后跳槽了三次,现在在北京一家证券公司上班,年薪大概七八十万吧。用我顶头上司的话说,他毕业之后,走了一条最优的职业选择路线。

  唉,想起了电视剧《亮剑》中的一句话: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人家毕业进入第三个年头,me too,可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人家年底的时候躺在床上检阅一下一年的收获,数钱数到手抽筋时,我却差点就站在经济环境的寒潮中颤抖!想想我也没怎么偷懒啊,特别是上班的第一年,每天起早贪黑的备课,拖着疲惫的身子去给学生上课;后来上课熟练一些了,好不容易腾出点时间,也没敢沉迷于花前月下的缠绵和游山玩水的放纵,就开始搜肠刮肚、抓耳挠腮地做科研,勇于屈身去开始社会实践……可这结果咋就那寒酸呢?难道是方向性失误还俺工作中策略性地失败?

  本想将这篇文章写到这就结束,可是不行。因为对自己来说到此结束有太强文章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的悲剧色彩,对读者也有太明显的误导。所以我又想我为什么会这么迷茫呢?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和别人的职业类型不一样。别人吃的是青春饭,我是在酿白酒,别人是年轻人吃香,我是越老越陈,越积累就越香;反过来说,即使别人吃的不吃青春饭,也是在企业上班,企业就是挣钱的嘛,我是选了做“人梯”的前进方向,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第二,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在自己的领域还没做到极致,用我们的专业术语说,在市场上不是领导品牌,所以还没有一呼百应的人气和物质方面的收获。看看郑州市某城中村的一名清洁工,月薪拿到8000元了。为何?这一行的状元嘛!所以我要想成功,还得继续努力,接着积累。管它前面的道路上是荆棘还是泥泞,只管往前冲就是了。

  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吧,谁也不知道我们所选择的道路是不是最优路线,只要摸着石头,用心地往前冲就应该会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吧。或者心态再好一点,在前进的道路上,就培养自己欣赏风景的兴趣和雅致,就能活得精彩吧。今天到此为止,该去单位报到了,不知道这个学期和我打交道的这帮孩子们好不好惹。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中国酒业新闻网。
编辑:乐怡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