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化途径是有梦想的企业的必由之路,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品牌战略是企业做强、做大、持久性发展的前提。
中国的市场经济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个是产品力经济阶段,另一个是广告力经济阶段。第三个是销售力的经济阶段。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而如今我们的企业已进入一个心智营销阶段,也就是品牌影响力时代。
在产品力阶段,市场产品缺乏,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余地窄,哪家企业进入市场的早,谁就能够赢得市场。
广告力阶段,广告传播是企业最重要和最有效获得市场的手段。央視的标王现象成就了一部分这个阶段的企业。
产品的高度同质化,企业之间的竞争急剧,企业单运用营销策略中的某一“长板”已不足以吸引消费者,满足企业的长久生存。企业必须与销售渠道、产品价格、推广活动、促销手段等多种策略相结合的办法促进销售业绩。这个阶段就是销售力阶段。
目前中国已成为国际化的开放市场,各行各业的“洋”品牌纷纷沁入中国市场,抢占消费者的心智。企业与企业间的博弈已不仅是简单层面上的竞争,更是大智慧的博奕,品牌战略的竞争。纵观美国的麦当劳、肯德基在做什么?他在改变着我们下一代人乃至后几代人的饮食口味。韩国的现代、三星、LG、等诸多品牌的大智慧不得不让我们的企业思考。
品牌力时代对我们的企业来讲是一个大智慧的挑战。
企业的经营者就好似扬帆起航的船长,船就是产品,到达的目的地就是品牌,船的品质决定着行程的距离,关键的是经营者的思路决定着路线和到达的方式。
在企划工作中,我们和一些中小型企业的沟通中,常常会听到“企业小,区域性的销售,做品牌是将来的事,”“小企业不能与大品牌象比,当前是做好销售”等等说法。资金、人才、经验缺的确是国内众多企业客观存在的为难题,做品牌更是不敢想的事。往往发展中的企业会有这样的错觉。
一、 新企业不需要做品牌
新建立的企业常常将注意力集中到对产品线的延长,用大量的精力和财力研究产品阵容的开发,而忽视打造核心产品品牌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为目标消费群创造消费“亮点”。
营销大师阿尔.里斯(美)曾认为,市场营销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感知的争夺。这也更加说明了,企业间的竞争不仅是产品的战斗,而是消费者的心智之战。
错觉认为新企业要象成熟企业一样旗下拥有系列产品群后,才更能抵御抗风险能力,将资本投入到各个产品中去,还没等到市场大规模启动的那一刻,自己就已退下来了,其原因是品牌战略出了问题。资本、人才、经验有限的新企业,单一产品的道路仍然能够杀出一条赢利之路。SONY公司最初不就是从生产半导体收音机起步,在国际市场上被认后成为国际品牌的么。可口可乐靠单一的一个产品支撑了百年,称霸全球的各个角落。1998年恒基伟业的“商务通”产品进入市场,在短短的几年经营中,为企业创造了数十亿的销售业绩。
当然,一个企业品牌的成败取决与一个经营者的品牌战略思路,品牌战略决定着企业离成功彼岸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