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导致消费市场不景气,京城各商家急于抓住每个能刺激消费的机会。昨日,记者从京城各业态商家了解到,商家集体扎堆情人节,希望借“浪漫”主题来刺激消费市场,但因营销手段过于老套,也没有太多实惠,被消费者“抛弃”。
实际上,本身为舶来品的情人节,一直受年轻人追捧,经济实力欠佳又追求浪漫是这部分消费者消费的特点。今年在金融危机的重挫下,经济不景气令更多的消费者希望在“浪漫”的同时又有实惠。而纵观多数商家情人节促销,既少创新也没有多少实惠,遭到消费者的冷遇就不难理解。
以百货为例,商家促销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实惠,活动定位还是在“送礼”、“赢取奖品”等主题上。像新世界百货的消费满“488元抽SONY摄像机”、情歌对唱比赛,中友百货的送情侣拍照,君太百货DIY蛋糕等,这些情人节活动已经司空见惯,消费者对此已经失去新鲜感。而且这些活动送的礼品多数都是一些小挂饰、玩具等;DIY蛋糕也要100元,其性价比不符合当前的经济形势。记者走访多家商场看到,情人节前京城多家商场依旧冷清,缺乏“浪漫”的气氛。
而大卖场对于“浪漫”的理解就更老套。家电卖场在情人节推出了“粉色”系列的手机、笔记本等商品,但这种活动也是每年情人节都在上演的,最多只是将颜色变一下而已。超市永远不变的情侣礼物还是巧克力和剃须刀。卖场推出的“拴对儿”、“速配”等活动,也没有调动起消费者的积极性,有些消费者甚至认为这些活动“老土”。
因当前相关旅游线路、酒店维持淡季价,不少情侣选择了外出度假的方式享受浪漫。但旅行社或酒店还是没有脱俗,大多会赠送鲜花、巧克力,购买情人节套餐等,这些过时的手段消费者表示很没意思。而餐饮商家也多是以“烛光晚餐”、“送玫瑰”等活动吸引消费者。
“像送花、送蛋糕、情侣拍照这样的活动每年都有,一点不新鲜,”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再加上今年手头比较紧,去了不但没什么意思,还得花额外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