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1日,央视针对C-NCAP的批评性报道迅速在业内激起强烈反应,其他平面媒体也通过跟进报道,发掘出C-NCAP背后的各种猫腻——以企业标准代表国家标准、以赞助费多寡决定安全的等级……一个在汽车行业中貌似公正、客观、中立的测评机构几乎名誉扫地,而首当其冲受到牵连的莫过于参与测评并借此进行大肆炒作的各汽车品牌。
创办两年多的C-NCAP因弥补了国内没有安全评定标准的空白,一度受到国内厂商的高度重视,“获得C-NCAP碰撞五星”字眼的广告被越来越多的国内消费者所关注,因此不少汽车厂商愿意自掏腰包向C-NCAP去买一个客观性不明的所谓“五星认证”。然而,随着C-NCAP的信誉倒台,一场波及汽车行业的信任危机开始掀起。
作为本田明星车型与销售冠军,雅阁在以往C-NCAP的评测中均取得令人瞪目的好成绩——5星+,甚至超过了奥迪A6。在近几个月来,雅阁的宣传几乎全部围绕着“超五星安全”这一核心来进行,试图以“安全”概念打动消费者。“C-NCAP危机”后,雅阁的“超五星安全”便成了一件皇帝的新衣。实际上除了本田,几乎所有参与C-NCAP测评并借此进行大肆宣传的企业都可能被卷入这场危机的漩涡中,他们应该如何应对?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任何一种产品都必须依靠外部厂商协力完成,正因如此,分工的细化将不同厂商牢牢捆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锁反应成为众多厂商无法避免的关键存在。
年初发生的艳照门事件,将许多影视明星卷入其中,事件的几位主角原本都是广告小天王、小天后,代言了百事可乐、森马服饰、曼秀雷敦化妆品、EPSON打印机等众多知名品牌。“艳照门”事件爆发后,网上出现了大量抵制陈冠希代言产品的“召集帖”,负面舆论一发不可收拾。接着抵制其他当事人代言产品的帖子也纷纷出现,最终迫使相关企业撤下这些明星所代言的产品广告。
2006年初被爆出宣传欺诈的欧典地板,在危机爆发后,行业整肃风波迅速掀起,全国的地板行业都风声鹤唳,而消费者对地板品牌的信心也受到影响,全行业销售受到波及。而2006年下半年发生的柯达、索尼、佳能等诸多品牌相机的质量危机事件,也是典型的连锁反应的例子。
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危机源头,“连锁反应”现象不仅出现在上下游一体化的供应链体系中,同时也出现在息息相关的同业之中。对于企业而言,必须形成一种新的危机管理的战略思维:不仅将危机管理的对象对准企业内部流程、消费者投诉等直接的价值链,同时还必须防范因行业性危机(包括竞争对手)所引发的连锁反应。
C-NCAP事件之所以引起汽车行业的震动,是因为在公众认知中C-NCAP已经形成很高的知名度与信任度,诸多汽车品牌以此为原点进行一系列的公众沟通与产品宣传。在利益的驱动下,汽车厂商进行自我造神运动,有意把C-NCAP的标准当成真实规则使用,除了消费者之外,利益各方其实都知道,所谓的测评结果不过是公共关系或广告宣传的泡沫而已。“超五星”安全的神话褪色之后,有些企业开始撤下原来C-NCAP 的所谓认证,也有企业愁于如何应对媒体及消费者的质询。
三大招式抵御连锁危机
进入2008年,企业危机事件迎来了一个高发阶段,而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正是中国媒体环境进一步走向开放,新闻舆论的监督、批评力度不断加强,企业任何过失都可能被聚焦放大,继而被摆上舆论的天秤,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C-NCAP引发的危机连锁反应,将会成为2008年危机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企业危机的爆发将突破原来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链范畴,而扩展为更为广义的危机源头——行业竞争、政策的风吹草动都可能成为危机的源头。作为企业,可以通过以下三种策略防御连锁性危机对自身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