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营销 > 正文
招商银行以“和”为贵(1)
来源:  2015-12-21 07:22 作者:
     北京奥运开幕前500天,招商银行亮出了震撼北京的“和”主题,这绝非巧合。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活字印刷表演以3种不同字体展示的“和”主题,以磅礴的气势震撼了世界。

     也正是这个“和”,引出了招商银行品牌营销的一段佳话。

     奥运会开幕前500天整,非赞助商中国招商银行于2007年3月24日推出一张奥运VISA卡——“和”,突出“世界一家”主题及“和谐、和睦、和平”概念。“与奥运会开幕式主题不谋而合,”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市场企划部副总经理徐美娟娓娓道来。

     说巧合,是因为徐美娟及其同事们于2006年底决定推出“和”主题的奥运信用卡时,的确没想到一年半后的故事。

     据招商银行的统计,该行2002年底发行第一张信用卡后,花了4年工夫,在2006年底实现了累计发卡量1034万张。然而,在2007年,这一数字翻了一番,达到2068万张。2008年上半年,又新增发卡量314万张。徐美娟兴奋地透露,由于“和”卡市场效果超出预料,招行决定延长它的营销计划至2009年。

     “和”卡的成功绝非巧合,是招行酝酿了4个月的又一次品牌营销活动,从策划到配套设计,再到落实,每一步都计划缜密。“这个奥运三波段操作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企划得早,想法要完整,从品牌、营销的角度和营销关联度的角度都要补齐,”徐美娟感慨地说。

     招商银行考虑到非赞助商的局限,避开了运动题材,深度挖掘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文化相通的“和”理念。产品设计上,用每发行一张信用卡就捐款人民币1元给希望工程小学购买体育器材的方式,将慈善和奥运精神结合在一起。

     营销过程中,还组织本行工作人员前往受捐助的希望小学,宣扬奥运精神,并配合各种广告,强化传播“和”的理念。

     这些措施与国内形势和民意高度吻合,因此,获得了许多广告所不及的效果。譬如2008年中央电视台春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节联欢晚会上的小品使用了“和”卡,以及由于主题高度契合,使得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同意破例在奥运期间,重播“和”卡的电视广告等。招行也因此被当作奥运营销的成功案例,成为众多媒体和市场营销专家们讨论的话题。

     事实上,奥运“和”卡只是招行信用卡部长期品牌建设过程中最新的一项营销活动。招商银行信用卡用了不到6年的时间,不仅在发卡量和盈利能力方面居前,更成为中国信用卡第一品牌,这一切靠的是以创新与服务为核心的品牌战略。也正因如此,招行得以在2006年初,信用卡发行量首先突破500万张,占当时全国信用卡发行总量的1/3。招行也因其个人银行业务发展出色,同年入选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教材。“促成招商银行快速发展的关键之一,”哈佛商学院在案例介绍中评价道,“就是其信用卡业务已在中国市场领先。”

  创新加服务

     全球范围内,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主要分企业银行和零售银行两大领域。与消费者关系密切的零售银行业务主要包括存取款、贷款、结算、汇兑、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理财等。其中,信用卡业务在成熟市场中已成为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重要收入来源。在中国,无需存款担保的信用卡到1995年才出现,快速发展则在2000年后。

     招商银行2001年筹备信用卡业务时,广东发展银行及中国银行都已发行了标准的信用卡,正筹划推出信用卡的银行也有三四家。作为1987年才成立的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招行在营业网点数量上比占市场主导地位的国有银行少,盈利压力大,因此,选择恰当的战略就显得越发重要。

[1] [2]

编辑:张怡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