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营销 > 正文
破局--牛奶品牌的当务之急(1)
来源:  2015-12-21 07:21 作者:

  后三聚氰胺时代牛奶品牌怎么办?实际上也是考验中国广告人的一道课题。
  
  2008年9月21日以来,牛奶品牌成为过街老鼠。消费者弃之,政府压之。免检的皇冠被取消,每批次的检测,牛奶品牌面临灭顶之灾。

  这些热锅中的蚂蚁,纷纷挺起突围。

  突围的关键利器就是广告。而这些利器其实仅起到了救命稻草效应。  

  群起的广告密度很高,四大媒体全天候出击,目标在于突围。

  而所有的突围方式其实就是一个,那就是品质绝对合格,不再有问题。其中举例说明,多到800多道工序,多少到检测程序,奶源监管,生产过程管理,一切都试图向消费者传达一个核心信息,那就是绝对的绝对合格、安全,请你放心饮用。

  然而这些看似热闹的箭镞,却无法穿透消费者坚硬的心。  

  从成都的家乐福,到重庆的家乐福,到武汉的沃尔玛,到长沙的步步高加润多,我们看到牛奶产品增大了陈列,高筑堆码,促销员陡增。但是顾客寥寥无几,光顾者更稀少。这些堆码上摆放着检测合格的复印件,几乎所有品牌都是如出一辙。然后,促销推广人员在不断的追着顾客说,我们的品牌绝对安全,绝对没有问题。而顾客只是报之一笑。

  10月上旬,这些地方还开展了买一送一和购物奖励牛奶的促销活动,数据显示,在一些边缘的农村市场确实出现了转机,但是在中心城市,仍然不能打动消费者。

  有一个消费者在听到推广员的热情介绍后说,还在说自己好,一个人做过一次小偷,就会给别人留下一辈子的阴影。  

  和人一样,品牌也难免犯错误。

  犯了错误是不是会被一棍子打死?历史的实践表明:不会。

  可怕的是犯了错误又重犯,更可怕的是不断的犯错误。

  牛奶品牌面临危机的出手,很多信息表明,忽视了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而出现急功近利,靶向有失偏颇。

  这次牛奶事件,当事人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火箭一样飞速成长的牛奶品牌的成功,其实也是消费者追捧的成功。然而一夜之间,一切成为一种谎言,一切都那么虚伪,如同大厦将倾。消费者在健康被伤害的同时,更严重的伤害却是内心。

  所以出现了许多自问。“我们倾注许多热情守护的品牌居然最后也有问题”“我该相信谁”•••••

  消费者迷惑了。  

  然而在全社会的翘首期待之下,牛奶品牌们纷纷犟硬着脖子,继续高唱自己的品牌《绝对歌》。热情勉强在持续的消费者又被浇了一盆凉水。  

  企业和广告人实际上都是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在期待着“石头落地”。  

[1] [2]

编辑:施红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