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令之意便是指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所行的文雅酒令,大多是争奇斗巧的文字游戏。也是斗几只、逞才华,比试思维敏捷与否的智力比赛。自然,文人的酒令也是为了活跃气氛,以求宾主尽欢。为此目的,酒令中新颖奇巧的文字令层出不穷,包含了经史百家、诗文词曲、瘦词谚语、典故对联以及即景等文化内容,而有些酒令也确实颇具文化特色,有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
字令,字的字形结构为文人们在字词令上争奇斗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字令有拆析离合、移字换形、交易增损、音义异同、像形指事等诸项。如“一字藏六字令”,举出一个字,要求能将该字分成包括本字在内共六个字,合席轮说,说不上则罚。如“章”字,即可分为“六”“立”“日”“十”“早”及“章”;“一字中有反义词令”,举一个字,要求该字是由两个反义词构成,合席轮说,说不上罚酒,如“斌”,“文”与“武”相对,“俄”,“人”与“我”相对等等;“一字五行偏旁皆成字令”,每人举一字,要求这个字的上下左右加上“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字都可成字,如“佳”可变为锥、椎、淮、堆。还有“横竖均字之字令”“拆字对令”等。
诗令,中国诗歌丰富,浩如烟海,借诗语为酒令自是文化人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势,如“天字头古诗令”,要求每人吟诗一首,起句第一字必须是“天”字;“春字诗令”,每人吟诗一句,要求“春”字在句首,或依次排序而下;“七平七仄令”,每人吟七言诗一句,要求七个字都是平声字或仄声字。在诗语令中还有雅对一格,要求更严,难度更大,普通人根本不敢问津。有些酒令是极难的,但难中更见才情,令人叹赏。《西湖佳话》一书载:苏轼、秦观、黄庭坚、佛印四人在湖舟会饮,苏轼出一酒令:要一种花落地无声,接一个与这种花有关系的古人,这古人又须引出另一古人,前古人问后古人一件事,后古人要用两句唐诗作答,要求前后联贯,不许硬凑。
苏轼令道:
“雪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白起。白起问廉颇:为何不养鹅?廉颇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秦观接令道:
“笔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管仲。管仲问鲍叔:如何不种竹?鲍叔曰:只须三两杆,清风自然足。” 黄庭坚应令道:
“蛙花落地无声,抬头见孔子。孔子问颜回:因何不种梅?颜回曰: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佛印接令:
“天花落地无声,抬头见宝光。宝光问维摩:斋事近如何?维摩曰:遇客头如鳌,逢僧项似鹅。”
四则酒令构成一个完整的意象,极具自然韵律,堪称令中妙品。除此外还有“干支诗令”、“数目诗令”、“乐器诗令”、“花名诗令”、“有口诗令”、“无口诗令”等等,种类繁多,不胜枚举。
雅令中还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有酒筹令。酒筹需提前制作,临席摇扯,对口即饮。一般镌刻唐诗、宋词、元曲名句及名贤故事,筹下注明饮酒对象及数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花风令”、“名贤故事令”、“唐诗酒筹令”、“《西厢记》酒筹令”等。
饮酒本就是为了高兴,而酒中行令更是乐事一件,至于饮酒行雅令,历来便被视为风流韵事,使后代文人乐此不疲。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赵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