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品酒器
贾府乃“钟鸣鼎食”之家,不仅有山珍海味、美酒佳肴,而且所用酒器也十分精美讲究。
《红楼梦》中写贾府的酒器,有用金、银、铜、锡、陶、瓷、竹木、兽角、玻璃、珐琅等材质制作的爵、彝、樽、壶、权、觥、斝、觚、盏、碗等器皿,如戗金碗、银大碗、玛瑙碗、定窑银爵、乌银梅花自斟壶、玻璃盏、镀金执壶、银酒杯、琥珀杯、合欢杯、海棠冻石蕉叶杯、十锦珐琅杯、竹根套杯、黄杨根套杯、绿玉斗、爮斝、点犀等等,尽显贾家之富贵奢华。
第三十八回螃蟹宴,黛玉道,“让我自斟,才有乐趣”,拿起乌银梅花自斟壶来,拣了一个小小的海棠冻石蕉叶杯,吃了一口那合欢花浸的酒,诗情恣意。“海棠冻石蕉叶杯”,集海棠、冻石、蕉叶于一杯,让人不禁想起大观园怡红院阶前:“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几本芭蕉,那一边是一树西府海棠……”这小小的“海棠冻石蕉叶杯”,俨然成为大观园景观中心的缩影。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一回,在贾母的宴席上,凤姐先是想取一套十个竹根套杯给刘姥姥用,后来又改为黄杨木根子整刓的十个大套杯。竹根套杯和黄杨木根套杯,都是成套的大型酒杯。“竹根套杯”指成套的一组竹根杯,大小相次,迭在一起可以套到最大的杯中;或者一组杯子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大小相同,可以装入一个专用的杯套内,也称套杯。“黄杨木根套杯”是用整块黄杨木树根刓成的由大到小的成套的杯子,一般十只为一套。黄杨木的根盘曲错结,且无直丝,纹理回转,生动自然,用此物做成杯,别有情趣。书中写道,当取来黄杨木套杯时,“刘姥姥一看,又惊又喜。惊的是一连十个挨次大小分下来,那大的足足的像个小盆子,极小的有手里的杯子两个大;喜的是雕镂奇绝,一色山水树木人物,并有草字以及图章。”刘姥姥就是用这黄杨木大套杯喝酒,才醉卧怡红院,闹出了不少的笑话。
第四十回史太君设宴大观园,“每人一把乌银洋錾自斟壶,一个十锦珐琅杯。”“乌银”是铜与银的合金,色黑紫,制为酒壶是很合适的。贾府的“乌银洋錾自斟壶”和第三十八回提到的林黛玉用的“乌银梅花自斟壶”,就是这种铜与银的合金制品。自斟壶比一般壶容量小,宜一人自斟。珐琅又称“洋瓷”、“法蓝”,是用硼砂、玻璃粉、石英等加铅、锡的氧化物烧制而成的像釉子似的涂料,涂在金属表面作为装饰,亦可防锈。贾府的这种“十锦珐琅杯”,即为铜器画珐琅,应当是制作精美的酒器。
第四十一回在栊翠庵,妙玉将宝钗、黛玉拉至耳房吃“体己茶”,宝玉也跟过来。
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颁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斟了一斝,送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杏犀盉”,妙玉斟了一盉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宝玉认为给自己的这个杯是个“俗器”,于是妙玉“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盏”给了宝玉。这里写的“斝”是古代酒器之名,“颁瓟”即是俗称的“葫芦”一类的植物。把一个斝的模子套在小颁瓟上,让颁瓟按斝模的形状长大成型,成熟后挖瓤去籽风干,拿来作为饮酒、饮茶的器具。妙玉的这只“颁瓟斝”,上有晋代名人王恺的款识和宋代名人苏轼的题跋,可知是一件极珍贵的古玩。“杏犀盉”,是用犀角做成的杯,也是茶酒两用杯。据记载,用犀角雕制器皿在殷商时就已开始。犀之奇珍者在灯下呈杏黄色,所以叫“杏犀”。 “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盏”,更是一件绝世珍品,其根料是极为罕见,加上依形而雕成为一茶酒器,确实别具匠心,巧夺天工。妙玉处无论杯或盏,件件皆上佳的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