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正文
唐朝酒价知多少
来源:  2015-12-21 14:21 作者:
唐朝酒价知多少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杜甫这首描述李白的诗,一直是我们心目中为之动情、超乎完美的故事,不需要过多的想像,就会被大唐时代诗人们那种白衣飘飘、豪爽畅饮的氛围所倾倒,惊叹酒仙的超俗才气和过人的酒量。但另一个问题又让我感到疑惑,唐朝时的酒价应该是多少呢?
     据《玉壶清话》记载,宋真宗宴请百官,问起唐朝酒价,大臣丁谓说:“唐朝一升酒卖三十钱。”真宗问有什么凭据。丁谓说:“我读过杜甫的诗,早来就饮一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一斗是10升,一斗卖300钱,一升自然卖30钱。”宋真宗听了很高兴,夸丁谓有学问,脑子好使。杜甫那首诗题目叫《逼仄行》,末尾两句写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早来就饮一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不过仅凭杜甫两句诗,就断言唐朝一升酒30钱,实在有些武断,李白跟杜甫是同时代的人,也有诗提到唐朝酒价:“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斗酒十千,跟杜甫喝的300钱一斗比起来,足足贵了30多倍,如果丁谓读的是李白的诗,他大概就会认为唐朝一升酒卖1000钱了。那么到底孰是孰非呢,唐朝的酒价到底应该是多少呢?
 查阅史料发现,唐朝酒名甚多,其中剑南烧春、富平石冻春在唐传奇中屡屡出现,当属国产名牌,近似今天畅销的名牌茅台和五粮液,李白说“斗酒十千”,或许就是指的这类酒,而杜甫说的“斗酒三百”,应该是比较普通的牌子。白居易《闲赋诗》云:“共把十千共一斗,相看七十见三年”,李白《行路难》云:“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其《将进酒》亦云:“斗酒十千恣欢喜”,还有王维的“新丰美酒斗十千”,权德与的“十千斗酒不知贵”,陆龟蒙的“若得奉君欢,十千沽一斗”,这么多的诗人笔径一致,当然不是无稽之谈了。由此可见,那些人一般都是达官贵人,享用的当然是上等好酒了。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李白诗曰:“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这首诗既说明了葡萄酒的诞生,同时也说明了葡萄酒在当时的珍贵,它像金叵罗一样,可以作为少女出嫁的嫁妆。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杜甫的“早来就饮一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的含义了,也就能证明杜甫用三百铜钱买的,其实就是当时很普通的米酒之类的酒,可见杜甫诗中也许不是要表露浪漫的情怀,甚至还泄露出他当时囊中羞涩的窘迫困境。
     换个角度我想,如今的现实生活中,物价经常变动,那么唐朝历史悠久,就算是同一个牌子的酒,时代变了,酒价也会跟着变。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政府酿酒专卖,每斗米酒的批发价是300钱。
  到了贞元二年(786年),还是政府酿酒专卖,还是同一种米酒,每斗已经降到了150钱。这才四、五年工夫,酒价就降了一倍。
  唐《食货志》记载:“德宗建中三年,酒价每斛三千钱,正元二年,酒价每斗一百五十钱。”每斛为十斗,前后价格相当,而与前朝相比,显然差距确实不小,从中可以看出,整个唐朝将近二百九十多年的历史,酒价的上下起伏可想而知。
  其实无论酒价多少,那些陶醉在酒中的高风亮节无价,我们欣赏的是诗人们的才华横溢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车婉宁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