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连喝了几次酒。说实话,我不是一个特别嗜酒的人,但有些酒是必须要喝的,譬如家人的酒、朋友的酒、兄弟的酒,面对这些不愿意拒绝的酒,我选择的就是来者不拒。而有些酒,譬如商场的酒、应酬的酒,虽是不情愿喝的,但也是不得不干的。
身为现代人,我们几乎都摆脱不了某种程度上的姿态。这就让我想起我们的老祖宗来,在我看来他们是没有姿态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实在是令我虽不能至,却心向往之。读《水浒传》时,我最喜欢读的段落就是那些吆喝唱喏之后的汉子,携手便往酒肆,酒保随即烫酒上来,下口肉食,大碗喝酒,三人酒至数杯……我不羡慕他们喝的是什么酒,只向往那份端起酒杯便休管他事的丈夫气概。
当然,这份气概和豪气少不了一个道具,那就是酒肆外悬挂的酒旗。史进与鲁提辖初逢,带上李忠喝酒之时,施耐庵首先写到的便是酒旗,“一个潘家有名的酒店。门前挑出望竿,挂着酒旗,漾在空中飘荡。”一面酒旗,给我的意味就是真男人和真汉子的所在。没有这面酒旗,我很担心鲁提辖会不会为翠莲去殴打镇关西,直至三拳取其性命——酒旗之下,站着的当然是一条好汉!
少年时看电视连续剧《武松》,喝个大醉的武松在把蒋门神一番痛打之后,两脚离地,腾空扯下蒋门神酒店外的酒旗。那个动作让我记忆犹新。我现在猜想,武松当时要扯下蒋门神的酒旗,无非就是要告诉对方,“你已经不配作为一个男人和我交手了。你这个小小酒店根本就不配悬挂一面酒旗。”
的确如此,在我看来,酒旗就是一个男人的手势,一个标志,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充满着无须多言的坚决。
再说武松,“当日晌午时分,走到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在这些句子之中,酒香未至,旗已猎猎,怎能不让人愿意去喝个酣畅淋漓?喝出个干云豪气?如果我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在整部《水浒传》中,写到梁山之外的酒店之时,总是一面酒旗率先入目。这便形成我对施耐庵的看法——他绝对是一个至情至性的男人,否则他没办法写出那么多让人一见倾心的酒旗。在那些酒旗之下,坐着的当然就是不拘一格的好汉们了。窃以为,酒旗的力量就在这里,不是一个小人就可以有胆量在下面随便落座的。
但现在的酒店却看不到那样的酒旗了,只有娇喘吁吁的霓虹灯,我实在是没有喝酒的兴致。现在若是喝酒,愿意到街头喝、到山腰喝、到江边喝。有三五性情相投之好友,便是人生一大快事。不要以为我是个酒量宽宏之人,我的酒量其实浅得很。
记得数年前在南岳衡山,一帮诗友半夜聚在山腰,我第一个便喝吐了,但是继续喝。当时山东诗人孙磊说了句“远人喝酒,有我们山东人的豪气和霸气”。我没有告诉他,在上山之前,我无端地就希望能看见一面酒旗在某个拐角处突然斜出。但那只是我的想法。
我总是在想,如果在今天的山村或古镇信步,能冷不防看到一个小酒馆外悬挂着一面酒旗该多好。即使当时只是我一个人,我也肯定会走进去喝几杯的。可惜的是,我没有看到过一面酒旗。但在那晚的衡山之上,我看到了一弯明月,它就挂在我们头顶。在我眼里,那也许就是一面我渴望的酒旗。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车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