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酒的历史源远流长,或许因为河南是酒神杜康的故乡,这里更有着极其深厚而独特的酒文化,敬酒劝酒,程式复杂,花样繁多。
我曾不止一次地下决心戒酒,每次都因抵制不了那无色透明的液体散发出醇厚芳香的诱惑,屡戒屡败;媳妇也曾历数被她贬为穿肠毒药的酒之罪状,告诉我戒酒,每次都因我“吃心”不改而退避三舍,意冷心灰。对于我戒酒的失败,媳妇很是不解:一个能在坎坷的生活道路上百折不挠的人,怎么就没有毅力戒酒呢?
也许,任何意志坚强的人都有某种弱点,都有对某种诱惑的不能抗拒,酒莫非是征服我意志的强大武器?
屈指算来,我的酒龄从高中时代第一次喝酒算起,已二十年有余。而我的父亲,吃不讲究、穿不讲究,唯对酒情有独钟。平时在家三餐每顿必用酒下饭,否则就吃不好。那时,父亲在县里一家企业当厂长,频繁的应酬加上好客的性格,家里酒场不断,每逢酒力不胜时,便要我上场抵挡一阵。母亲虽不赞成我过早饮酒,却也不忍父亲一人醉卧酒场,频频叹气:学业未成,酒量大增,将来怕是成不了什么气候!母亲之所以不力求我戒酒,是因为几十年来她为父亲戒酒费尽苦心却收效甚微,她明白戒酒难,难于上青天。
我自是不相信母亲“有酒量就成不了大器”之说的。古代,武有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文有李白“斗酒诗百篇”,轮到我时,怎么就喝酒不成器了?没找到喝酒的弊处,倒有了不少喝酒的由头,酒自然是戒不成了。
记得第一次败下酒场,狼狈不堪、洋相百出之后,妻子开始对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委屈时泪落粉腮;激动处,姣面通红。我自知理亏,除了吞吞吐吐地找些并不冠冕堂皇的借口为自己开脱之外,只有故作苦状:以后我再喝酒……
没等我说完,媳妇就打断我的话说:你用不着表决心。没有酒的日子对你而言无疑是苦行僧的生活。酒不是不能喝,要有节制,喝醉了丑态百出,既没形象又伤身子,何苦?
媳妇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我没有理由不戒酒了。
两天后朋友聚会,攻势很猛,我自然不能把对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妻子的保证当挡酒牌,就说近日身体欠佳,并以草珊瑚示人。不成想这位仁兄却说:“你没听说过酒场上有三种人最能喝吗?红脸蛋的(喝酒上脸的),扎小辫的(女同志),揣药片的。你是其中之一呀!”呜呼,弄巧成拙,最后各退一步,我喝了啤酒。以后,每次酒宴我都找借口拒酒,到头来不仅逃不脱,还落个假惺惺不够哥们儿的口碑。
我无法加入到不喝酒的行列中去,媳妇精辟地给我提出了喝酒的16字方针:审时度势,顺已性情,心中有数,见好就收。依妻方针行酒,从此不再言戒。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车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