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正文
“生瓶”“熟瓶”知多少
来源:  2015-12-21 14:20 作者:
近来,在酒瓶收藏圈内流行着“生瓶”“熟瓶”两个新词汇,它是酒瓶收藏者对酒瓶装酒与否的一种通俗称谓,没装过酒的瓶子为“生瓶”,装过酒的即称“熟瓶”。对于“熟瓶”正在形成一股收藏热,而对“生瓶”是否有收藏意义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生瓶”,一是源于制瓶企业计划推荐给酒企的样品酒瓶;二是源于某团体或者个人委托制瓶企业制作的工艺性较强并推荐给酒瓶收藏者的一种;三是源于酒企库存、废弃的空瓶;四是源于制瓶企业中经酒企选用后剩余的不合格残次瓶。严格地讲,第一、二种情形,是典型的生瓶。第三、四种已为酒企选用装酒,所以可当“熟瓶”对待了。
     酒瓶在其制作到流通过程中,不断获得物化劳动的增量,特别是盛酒之后更增添了酒的相关资讯,使瓶子赋予了许多酒文化符号,甚至因盛装了不同酒种而产生有差别的文化内涵。而“生瓶”仅仅生成了“形”的表象,缺少酒的润饰因此很不丰满,它与“熟瓶”的差别十分明显,存在着较大的属性差别。
     瓶子盛了酒,瓶子就成为酒的“外衣”,酒和瓶结合构成消费者享用的商品。它既是一种食品又是一种精神或文化产品,蕴涵了几重含义:一是生产的合法性;二是产品质量的标准化;三是产品的固有形态和社会文化属性。
     试想,我们用“生瓶”装上散酒,您可以想象出它和市场上流通的商品酒存在着什么样的属性差别。
     “生瓶”是否有收藏价值?这个问题很难说得透,不过我想,凡是物件都可收藏,能否收藏要看藏者的兴趣取向。但若是以酒瓶收藏和酒文化研究为取向者,我个人认为收藏“生瓶”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关于“纪念”瓶。继酒瓶收藏热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不断升温后,各地相继举办了酒瓶交流和联谊活动,并制作了甚是精美的瓶子作为纪念品或赠送或出售。有些收藏者建立藏室也推出纪念瓶,这些纪念瓶有的是在“熟瓶”上作字,有的是委托企业加工制作,它们具有相当的工艺性和观赏性,但它们没有为酒企业所选用,我认为应属于酒的关联品,因为它是一次酒事相关活动的见证。酷爱酒瓶的人一般也喜欢收藏与酒瓶有关的物品,它比收藏纯粹意义的“生瓶”有意义。
     关于假酒瓶。我认为不值得收藏。有个别酒瓶经营者见利忘义,见纪念瓶为收藏者所追捧,就在真瓶上加字,加上某重大事件年代或添加“纪念”字样。如建国60周年纪念,建厂多少周年纪念等,或在制做的瓶子上加上子虚乌有的酒文字,这些都是典型的作假行为。这些假瓶不能真实反映历史,收藏和研究就没有意义了。
  我以为,酒瓶收藏,关键字是“酒”字,没有酒字的瓶子,不属于酒瓶,收藏“生瓶”就是收藏瓶子或是收藏工艺品。
  近几年,中国民间酒器收藏热情越来越高,人气越来越旺。然而,酒瓶收藏中的学问还是需要藏友们在收藏过程中慢慢地体会与研究,做到“文明收藏、以瓶会友、崇尚文化、提升理论、各得其乐。”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车婉宁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