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正文
旧题《李少陵与苏武诗》三首(其二)
来源:  2015-12-21 14:20 作者:

中国传统酒文化的特色之一就是诗(词)与酒的不解之缘。在中国人群中,文人特别是诗人似乎和酒有着更多的缘分。
  酒对于这些文人骚客往往是抒情言志的“助催剂”,因为酒能激发灵感,活跃形象思维,酒后吟诗作文,每有佳句华章。正所谓“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杜甫《独酌成诗》)、“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在古代文人眼里,有酒必有诗,无诗酒不雅,无酒诗不神。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饮酒吟诵,借酒明志,留下佳作无数。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酒赋予了诗词以浓厚的生活气息,诗词则赋予酒以独特的审美内涵。诗词与酒的完美结合,使中国酒文化这朵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更具风韵。自魏晋以来,我国古代“酒诗(词)”坛上便流溢出醉人的馨香,备倍受历代读者的喜欢。
  自本期起,《华夏酒报》品位版将陆续陆续推出由田稼森老先生编注的《古诗词与酒》一书中的名词诗句供大家鉴赏。

旧题《李少陵与苏武诗》三首(其二)
        无名氏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
  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
  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
  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
[诗意赏析]
     再难有这样愉快的相会了,回想起来三载相聚,有如千秋之久,恍如隔世。在河边为你洗濯马缨时,心中思念你的的无限惆怅就像这河水一样悠悠不断。那远处吹来的风也似乎带有悲愁,和你对酌时因为悲伤而不能举杯劝酒。你在离去的路上频频回头招手,但是我难以抑制的离愁岂是这样可以驱除的?只有满满的杯中酒,才能表达我与你永结缠绵的情意。
【作者简介】
     作者为东汉诗人,姓名生平不详。
     这是诗人假托李陵和苏武所作的抒情诗之一,诗虽假托,但却写得情意缠绵,思致凄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车婉宁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