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正文
小酒馆
来源:  2015-12-21 14:20 作者:
走了许多北方县城,这儿的小酒馆是唯一的,我喜欢。
  小酒馆没有招牌,檐角兽头或门头横梁上挑着一个红布酒幌子,像挂着一面没底子、没边的红布条子迎风飘扬,风大时猎猎作响。其实,酒香文章来源华夏酒报饭味一股一股飘散,顺着味道,盲人都能摸到这。我所从教的浑源师范学校,在城的东面,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已在城外了,老人们习惯叫东顺儿,是过去老财的耕地。高大的预制板门楼,白底红字的魏碑体大门牌,加上黑钢管焊制的大门,是那条街上最现代的建筑了。宽阔的柏油路一入城角的东方红商厦,马上窄了起来,好在路两旁的建筑大多建在青石条台阶上,才不显得低矮。
     中专老师,不像中小学那么忙,空余的时间较多。没课的下午约上一二谈得来的同事,沿着校院垂柳拂面的小路边走边谈,风情掌故、身边琐事。不觉已近黄昏,有时谈兴正浓,意犹未足,随意走进一家小酒馆,相视一笑,在戴着浅碟子兔皮帽店主的热情招呼下,选一张靠火炉近的桌子坐下,凳子上还现铺了兽皮垫子。这些小店几乎是一样的格局。大方青砖墁地,日久年深,砖黑亮黑亮,特别是油抹团擦过后,有股淡淡的油香味。一色的山木桌椅板凳,经过几代人之手,磨得油光可鉴,古色古香。最引人的自然是柜台前那几口大肚酒缸,黑幽幽的铀子,闪着幽光,红布包着的缸盖压不住浓烈的酒香,一股一股飘来,勾人馋虫。黑木柜台上是两小坛老腌菜,老汤泡制,浓郁香脆。这陶土缸瓮,还有盆罐,是城外青瓷窑特产,土粘性强,瓷质好,百里之内没有一个地方能烧制出的,据说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缸里的酒是有名的恒山烧酒,最低的也不下六十度,辣得够味,香得沁人。只有北岳恒山的水土,才种得出这般酿酒的谷子高粱;清冽的山泉水和古井水,才酿得出这么好的烧酒。
  浑源自古有三绝:恒山悬空寺,黄芪娘子和烧酒,有人研究过都和这儿的山水有关。人说大同出美人,其实美人并不出在市内,而是一百二十里外的恒山脚下的古浑州。浑源女人肤白牙白,个个出落得嫩葱似地,水灵着呢,就像这儿有名的土桥铺大葱,葱白壮实鲜嫩,葱叶绿得可人,吃一口辣得流泪,香脆甜美,回味无穷。自然也有恒山白酒的醇香辣劲。加上一口甜美多味的地方话和朴辣会说话的大眼睛,楚楚动人。店主一般是夫妻,偶尔也有未出嫁的女儿帮忙,男人闷着头在下橱,女人罩着红头巾花蝴蝶似地穿来穿去,忙前忙后,陪客人说笑,嘴抹了蜜似地甜,使仅有三两张桌的小店显得分外有生气。
     自然,除了喜欢小店的幽静、适于谈心,我也醉心这儿简单的冷拼热炒,虽谈不上精致,但绝对够味。人常说:亲不过老嫂,好吃不过水饺。饺子就酒,越吃越有。事先我们就让主人温两大碗烧酒。酒菜齐备之后,主人很知趣地躲进大黑柜台里。半碗酒下肚,话自然多起来,两个人似乎离得更近了,平日里不说的话,这会儿一股脑儿倾出,无遮无拦,成了梁山兄弟,亲密无间。喝到顶峰时就划开拳了,呼三喝四,喧天驾雾。这时候老板娘和老板也咧着嘴大笑了起来。末了,悄悄端上自制的咸菜,是切成条的萝卜松根,烧的虎皮虎皮的土豆,沙得咧开了嘴,再饱也要吃上一两个。
     酒足饭饱,踏着如水清凉的月光,看着镶嵌在深蓝天穹上的星斗,一闪一闪、晃晃摇摇相扶着走在行人稀少的马路上。真的很满足,虽然一顿饭花去了两人二十分之一的薪水,但那种快乐绝不是用钱能衡量的。情之所至,放声歌唱起来:“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离开后,其间也去过几趟浑源,由于城镇改造,那小店自然不见了踪影。有时不甘心,在傍晚时沿着宽敞的大路寻找当年的感觉。来来回回,空荡荡的,再也回不到过去了。相约过去的朋友相聚,嘻嘻哈哈,但明显生疏了许多。呆的时间越长,彼此的距离越远,最终郁郁而散。
     夜深人静,走入梦乡,偶尔又走进青砖灰瓦白灰墙的小酒馆里,等着上菜上酒…….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车婉宁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