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欢看《西游记》中的小妖们,捉罢唐僧,再擒了那只笨头笨脑的猪八戒,之后,却不急着蒸煮,而是忙着喝庆功酒,一个个吆喝着,直喝到警惕心全无,东倒西歪地睡在石头上晒肚皮,这时往往被孙悟空钻了空子。
那时感觉,这是一群多么可爱的小妖呀,倘若出了一个有心眼的,不急着庆功,而是先蒸了唐僧,生米煮成熟饭,那到嘴的唐僧还能跑了去?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西游记的情节也要改写了吧!
我的第一次醉,喝的是米酒,傻得跟这些小妖似的,只觉得甘泽可口,没想到醉意来得快,一阵昏天暗地,倒卧后不断嘿嘿傻笑,好在是在家里。
从此规劝自己,出门在外,定是不能够多喝酒的,不然会出丑,谁知醉过之后会是湘云的媚态毕露,还是刘姥姥似的癫狂呢?
我的酒量随父亲,父亲儒雅,不胜酒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力。但我从前生长的西部地区,借酒撒欢的大有人在。
我家周围有许多维族人家,偌大的庭院里除了栽种了许多葡萄之外,院墙上爬着的是类似于爬墙虎一样的藤蔓植物,俗名啤酒花,它貌似普通,却是多数人家离不开的,因为要取它来酿酒。
酿酒季节时,人们取葡萄汁蒸煮了,封坛若干日子,就能喝了。这酒像葡萄汁似的,口感温和,颜色浅淡若无,似琥珀,度数较低。法国人第一次喝上葡萄酒时,还觉得发现了一种浪漫的液体,却不知此时的新疆人已喝这酒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哥哥的饭店里,有维族人秘制自酿的葡萄酒,带了几瓶回家,独自去品,可惜酒量太差,喝过后,又是一个醉字,依然嘿嘿地傻笑。
但这旧友般的相逢与浅醉,终是不悔的。
新疆有一种马奶酒也是很好喝的,酒中的奶香味异常诱人,喝下去,肠胃一路热腾腾地舒坦。哈萨克人善酒,喝了这酒,看似若无其事地起身打马回家,但走出门没有几步,突来酒意,就连上马都困难了,这酒还有一别名,叫“见风倒”。
最伤心的一次喝酒是和男友分手时的那场酒。雪夜,两人守在一瓶酒、几碟菜前,店中没有几个客人。莫名地想起林冲雪夜枪挑酒葫芦出门沽酒的情节,忧伤中又替他人添上伤感,饮罢最后一杯酒,两人方向已是异路。
出得门去,雪花扑在脸上,遍成了潸然落泪的借口,酒化作泪,渗入嘴中,从此知道了什么是苦酒。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车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