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正文
不让滋润的雨水干涸
来源:  2015-12-21 14:19 作者: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棵小树,在一滴雨水的滋润下,长成一棵参天大树。雨水快要干涸了,树以整个的浓阴庇护这滴雨水,使这滴水免受干涸之灾。

  故事发生在浙江慈溪。当年,有一个老师名叫余柏川,在一所乡下的学校教书。他是班主任,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从来不歧视谁。班里有个学生叫萧树,家境贫穷。萧树特别懂事,也特别老实。从学校毕业后,萧树没有机会继续上学,他肩上背起了工具,做起了修套鞋的谋生。

  那时的人,天一下雨,就穿上套鞋。套鞋并不是很会坏,雨天也不是很多。所以靠修套鞋谋生,总归是很艰难的。那个初春的雨天,余老师下班后,从镇上路过。在一个角落,余老师看到了自己的学生——萧树。他正在雨中瑟瑟地等待顾客。可是,雨中的人们都穿着套鞋,赶着回家,萧树的生意和春雨一样冷清。

  余老师看到萧树脸上的凄苦和无奈,他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塞给萧树。萧树起先怎么都不肯要。因为那时的5元钱可以够好几天的开销呢。可是余老师口气很坚定地说:“拿着吧,就当我借给你的。”萧树望着慈祥的老师,满怀感激的接下了5块钱。

  这以后,余老师又断断续续给萧树几次钱,补贴他们家。萧树知道,余老师自己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可是,谁叫自己没用呢,父母总不能老挨饿。加上余老师每次都这么坚定,萧树一次次接受了老师的好意。

  30
年后文章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改革开放。萧树凭借自己灵活的头脑,做生意赚了不少钱,成为当地响当当的“资本家”。一次偶尔从同学口中得知,自己的恩师余老师得了肝癌,需要到上海动手术。可是余老师没钱,所以只能等死。

  萧树知道后,立即前去看望余老师。萧树看到虚弱的余老师,就像看见自己的父亲一样。他心痛,自己还没回报老师的恩德呢。他当即决定送老师到上海去动手术,找最好的医生,找住最后的救命稻草。可是余老师知道后,连连摇头。他对萧树说:“我命该如此,不用浪费钱了。看到你这么有出息,我已经很高兴了。”

  萧树并没有放弃,他悄悄在上海找到了当年为周恩来总理开过刀的医生,用美元铺了一条从慈溪到上海的救亡之路。而余老师在动过手术后,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中国酒业新闻网。
编辑:张吉山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