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正文
茅台酒扬名世博会的历史真相
来源:  2015-12-21 14:19 作者:
  95年前的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被公认为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参与历届世博会中最成功的一届:中国展品获1218个奖项,在全部参展国中独占鳌头;用很少经费搭建而成的中国展馆,也因其典雅华贵、超凡脱俗而被保留下来。这场让国人扬眉吐气的世博展中国团的领队是浙江青田人陈琪。
     
  陈琪,浙江青田阜山王费潭村人,1877年出生,秀才出身。他学习过算术、地理等新知识,还自学了日、英、德、俄等多国语言,尤其精通日语和英语。 
     
  1904年,清政府正式官方组团参加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陈琪作为熟悉洋务的官员,被湖南巡抚赵尔巽派遣随团赴美,陈设湖南展品。随后陈琪又参加了比利时黎业博览会、意大利米兰博览会。在展览会现场,陈琪受到极大的刺激与震动,中国的展品被放在偏僻的角落,秩序混乱,而展品形象奇丑无比,不是娼妓、乞丐、烟鬼等形象的小木人就是展现民间旱涝疫病困苦颠沛的草屋等。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与实业救国思想的激励,陈琪意识到自主举办博览会的重要作用,而开始成为国内博览会的积极倡导者。
     
  1911年前后,美国邀请世界各国参展巴拿马世博会,派人赴华游说参展。北京政府将参展巴拿马世博会作为中国走向国际的大事,袁世凯责成由农商部陈琪处理。
     
  陈琪很早就认识到参加博览会对展示一个国家形象及振兴经济的重要性。中国虽说地大物博,但要参展,展览什么呢?之前中国参展的常常是鸦片鸦具、刑具、怪异的官员蜡像等有损形象的物品,陈琪决定改变。
     
  最终他决定将能代表中国发展的精华带到美国,分成农业、园艺、美术、文艺等十类。
     
  1914年12月6日,历经一年半的筹备之后,中国代表团终于起程登上了开往美国的轮船。
     
  很多人都知道,在这次展会上,中国官员将茅台酒摔碎,溢出的酒香引起了游客的注意,茅台因此获得了金奖。
     
  据陈琪的侄儿陈渔光先生介绍,这个故事有两个小讹误:第一,这摔瓶并非故意的;第二,茅台得到的不是金奖,而是比金奖规格更高的荣誉奖。
     
  事情是这样的,当时在展会上,中国的酒瓶子外貌丑陋,都是土里土气的褐色陶罐。并且这些陶罐都夹杂在棉花、大豆中间,因此中国的酒类无人问津。
     
  为此,陈琪提议将酒类从农业馆移到食品馆内。在移动的过程中,不小心摔破了一罐酒。散发出来的酒香,引得过往的游客纷至沓来、啧啧生叹。
     
  陈琪见状,当即让大家取几个空瓶子,敞开盖子,并把酒倒入其中,供人品尝,就这样,茅台从此扬名中外。
     
  在这次博览会上,中国代表团一鼓作气获得了奖章1218枚,其中大奖,也就是一等奖57枚。无论从奖章总数,还是大奖总数,都是世界第一。
     
  更值得一提的是,博览会结束后,各国建筑都被拆除,唯有仅用9万元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建成的中国政府馆被保留了下来。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张吉山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