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前,我到奉家山开笔会,正是清明时节,遇到奉家山山民采茶之时,我尝到了新鲜的蒙洱春茶,非常感动。第二天,我们去了渠江,听当地人介绍古代的渠江薄片。
奉家山地处新化县西部雪峰山脉中段,与隆回县、溆浦县接壤。陆路进入奉家山,必须翻过东面的紫鹊界,水路可以从溆浦沿渠江而上。奉家山很小,实乃群山之凹,周围群山连绵,像朵盛开的莲花,奉家山镇是围在花瓣中的花蕊,山岚却是盛开的花瓣。奉家人生活在花心里面,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有山有水,有铁有盐,有茶有棉,有米有田。
新化乃古梅山之地,自三皇五帝起,就过着蚩尤保存下来的南蛮生活。自汉代以来,梅山瑶民不断受到中原统治者的征伐,梅山蛮的生活圈在缩小。宋神宗年间,梅山首领被消灭,江西大移民,占据梅山要地,梅山瑶族逐渐被同化,少量瑶民避居深山或迁徙五岭山脉。
唯独奉家山一带没有改变,奉家山鼻祖乃秦献公次子季昌,因反对商鞅变法遭迫害,隐居于此。为了掩人耳目,堵塞渠江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水流从岩缝中渗出。遣奴仆于紫鹊界垦荒顿田,种茶植树,建房立家,打探消息。现在进入奉家山,有公路从高峰连绵起伏的紫鹊界过,可以看到梯田依次递加、漫山遍野,甚是雄壮。
蒙洱茶历史悠久,唐代已经生产,且名声大噪。唐朝贞观年间,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松赞干布,曾选带蒙洱茶做饮品。后梁时,蒙洱茶又被列为宫廷贡茶,历代相袭。毛文锡《茶谱》载:“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乡人每年采摘不过十六七斤,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煮之无滓也。”古产蒙洱茶,是奉家山的蒙洱冲。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像银针。
奉家山山地气候明显、变幻无常,山高谷深、云雾如海、溪多泉清、林湿叶绿、岩峭坡陡、风清气润,土壤黑褐肥沃,昼夜温差较大,最适宜茶叶生长。现在奉家山茶叶种植已成规模,逐渐以大桥村为中心,向四周散开。
蒙洱茶全由芽头制成,茶身满布毫毛,色泽翠绿鲜亮,外形细紧勾曲,汤色清澈橙黄,香气高爽持久,滋味甘醇鲜爽,叶底幼嫩明洁,久置不变其味。冲泡时,嫩芽正在杯中沉上沉下,茶色明亮杏黄,一目了然,茶叶如银针直立向上,几番飞舞,集聚一团,沉于杯底。品茗时心平气和,别具一番风味。
采蒙洱茶之时,正值奉家山兰花怒放,花香熏染,蒙洱茶格外幽香,风味愈加共同。采茶时间,恪守清明节前后七至十天。雨天、风霜天不能采摘,虫伤、细瘦、弯曲、空心、茶芽开口、茶芽发紫、不合尺寸者不适采摘。
蒙洱茶制做方法不同,红茶有蒙洱银剑,白茶有蒙洱雪芽,绿茶有蒙洱月芽、蒙洱太空茶、芙蓉仙茶,黄茶有蒙洱银针,黑茶有渠江薄片等。
当我再次品到蒙洱茶,已经带着浓浓的历史味,茶水中泛起文化的波澜。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张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