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城市里,总是渴望能见到鸟的身影,可是,若想在门前植树引鸟,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于是,偶就独辟蹊径,在自家开放式的阳台上撒一些粮食,用小碗盛一些水来吸引鸟的光临。起初,仅有少数几只小麻雀怯生生地来到阳台上觅食,后来,斑鸠、画眉、黄鹂等也都纷纷前来,群鸟在我家的阳台上啄饮鸣叫,真是一道生动的风景。现在,我每天依然用买来的一些粮食去喂鸟,时日既久,人鸟相亲,我可以怡然自得地静观各色鸟儿啄饮嬉戏的样子,看着鸟儿其乐融融的欢舞和嘤鸣,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天人合一的情趣。
其实,人和鸟原本就是朋友,《诗经》中就有许多描写鸟的诗篇,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燕燕于飞,上下其音”,将《诗经》点缀成了鸟鸣嘤嘤的自然之书。
然而,如今,百鸟争鸣的生动景象却渐去渐远了,许多人和鸟亲近,只是把鸟锁在笼子里当玩物,只是为了玩鸟,鸟笼精美纷呈,千姿百态,禽鸟在市场上的价格也年年看涨,商家拿鸟来盈利,殊不知,笼中鸟既飞不起,也跳不高,嗓在笼子里时间长了,鸟的嗓音变得一点也不圆润和清脆了。
当年,欧阳修曾说:“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可谓是真正体贴鸟的心情,是鸟的朋友。郑板桥更是大张旗文章来源华夏酒报鼓地反对囚鸟的行为,他说:“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郑板桥很懂得鸟的心事,他说:“所云不得笼中养鸟,而予又未尝不爱鸟,但养之有道耳。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大率平生乐处,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比之盆鱼笼鸟,其巨细仁忍何如也!”的确,鸟是飞翔的精灵,是不能锁在笼子里的,绿树蓝天之间,才是鸟的家,自由飞翔在大自然怀抱里的鸟,鸣声才最生动。人和鸟各适其性、各得其所才是和谐的生活图景。
对鸟要由怜惜和爱护之心,因为,鸟也是红尘中的一员。某处寺庙里有这样两句诗:“劝君莫打三春鸟,巢中雏儿盼母归。”字里行间洋溢着慈悲和众生平等的思想,充满了美好的情愫。
鸟能给生活带来更多的美丽和生动,与鸟做朋友,人会更加贴近自然,也会更加接近真善美的境界。要知道,人和鸟原本就是朋友,鸟在红尘里用自己的声音“嘤其鸣矣”,就是为了“求其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