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正文
正月十五话元宵(1)
来源:  2015-12-21 14:18 作者:
  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与元宵有关的内容。如戏剧《夫妻观灯》、《闹花灯》,描写隋末薛刚因元宵上街观看热闹,路见不平,痛打奸臣,大闹京城,最后弄到满门抄斩的地步,只能聚众造反;《王老虎抢亲》中的周文宾男扮女装上街看灯,结果被恶少王老虎抢走;《泗州城》中的水母就是在观灯时与州官之子时廷芳相遇的;《水浒》中的宋江,就因贪看了元宵的彩灯,差点儿送了性命;《红楼梦》、《金瓶梅》中也有关于元宵的描写。
  
  至于诗词中关于元宵的作品,那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就更是数不胜数了。由此可见,元宵在我国民间的影响有多么深。
  
  关于元宵,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说是许多年前,凶禽为害,到处伤害人畜,糟蹋庄稼,人们痛恨万分。有一次在追打凶禽时,打死了一只大鹅。谁知这只鹅原来是天宫守门的神鹅,只因无聊下凡来消遣。
  
  玉帝听说神鹅被杀,不禁大怒,下旨要在正月十五将人间全部焚为灰烬。天宫一位宫女听说后好不为人间担忧,为了拯救大家,她偷偷来到人间,把玉帝旨意告诉了大家。这该如何是好?
  
  最后大家想出了一个办法:正月十五之夜,家家掌灯,人人打灯,并且燃放鞭炮,敲锣打鼓,发出一片响声。这一夜,玉帝只见人间焰火四起,响声震天,不禁心中大快,以为人间都已经化为灰烬了。
  
  从此以后,元宵上灯也就成了习俗流传了下来。
  
  这只是民间流传的一个传说而已。
  
  古人把一年之中的第一个圆月之夜叫做元夜。宵、夕在古代就是“夜”的意思,因此又叫做“元宵”、“元夕”。元宵节的起源,可能和民间的原始信仰有关。
  
  古籍中有关于正月十五煮膏粥祭门户的记载。根据《史记》的记载,汉代每年正月十五要祭祀太乙神,祭祀活动从黄昏一直要到天明,汉代正月十五夜游观花灯的习俗,只是它的遗迹而已。这些记载对于研究元宵节的起源,都是很有价值的。
  
  过去,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从皇家官苑到民间街巷,都要张挂彩灯。正因为此,元宵节又被叫做“灯节”。这一晚,人们还燃放爆竹焰火,敲锣打鼓,表演歌舞、高跷、龙灯、旱船等各种各样的文艺节目。
  
  隋代,“都邑百姓正月十五作角抵戏”、“每于正月望夜,充阶塞陌,鸣鼓聒天,灯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竭资破产,竟此一时”。可见当时元宵之夜的热闹和破费。

[1] [2]

编辑:张吉山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