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随“摄友”到恩施老城去拍摄那点还残留的历史韵味。每当走进老城,就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我来到几十年前居住过的旧居,屋场的轮廓还在,但天井楼阁面目全非。呼吸着老屋的气息,萌发了我儿时的许多回忆。
老街如酒,让记忆的步履在老街蹒跚行走。偶遇儿时的伙伴,眼神里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那种活泼和淘气,满脸的皱纹复制着父辈般生活的坎坷,鬓发也被年轮的风霜染白。在目光一阵碰撞之后,激活的记忆让木讷迟钝的表情换来一阵惊喜和客气,然后在香烟的弥漫中抒发着无限感慨。岁月长流,街貌依旧。许多熟悉的老人走了,留下了荒芜寂寞的老屋老院还有老树,成为这条老街的历史见证,在风中诉说着一种遥远的怀念。
老城的繁荣已经被新区取代,夕晖下的老街显得凝重沧桑,仿佛一靠近长满蒿草的城墙,就能触及到那一抹历史的余温。谁也没有想到这潮湿滑腻的石板路曾有过怎样鲜活的喧哗和笑声。记得当年我们在这条街上的一所小学读书,琅琅的读书声带来老街的新气象。学校就在街的中心,放学后我和小伙伴三五成群在街道上嬉戏玩耍。或滚铁环,或打弹珠,或抓纸板,或划甘蔗。玩在兴头上,忘了归家。瓦房上炊烟袅袅时分,大人便出来找,街头巷尾到处传来的寻呼声充斥着黄昏的街景,惊得一群群麻雀从这个屋顶飞到另一个屋顶。
生活的质量追求在那一碗油炒饭上的时节,散发着食品香味的老字号糖果咸菜铺充满了诱惑,成了我和小伙伴经常光顾的地方。即使在读书的课间,也常常溜到糖果咸菜铺前徘徊。最惬意的是用藏在衣袋里好久的带有体温的几分钱买几个糖果和几片酸萝卜或酸姜,津津有味地打平伙分食。那种酸,那种辣,那种香,仿佛只有那个时节才能品尝得出那种滋味。街上还有挑着担子推着板车卖小吃的,那悠扬的叫卖声扰得我心神不安。看着我眼巴巴的样子,母亲有时忍不住给我买一个炸得黄鲜鲜的“油香”。幸福地一咬,口中油水四溢,好香!
集日是老街最热闹的时候。赶马车的、挑担子的、化缘算命的不时地从门口经过。坐在屋场的大门口,就可以看到这幅流动的充满浓郁民风民俗的年画。那天,豆角社、弹花社、棕绳社、毛刷社等所有的货坊栈铺都张罗开来,热水瓶、洗脸盆、毛巾等百货用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还有从乡下赶集的农民也肩挑背驮把柴炭、鸡鸭、蔬菜、水果、腊肉等摆满整条街,欢声笑语从上街传到下街。为生活日夜操劳的母亲和婶婶们忙着购物,和小贩们讨价还价。而我和小伙伴则追逐放鞭炮办喜事的花轿讨喜糖,围着花轿边跑边喊:“新姑娘,坐轿轿,半边屁股在外边……”
我喜欢老街青瓦白墙红门的古朴,喜欢街头巷尾弥漫的童趣和民风,喜欢老街星空下一片蓝色的静谧……
老街是一种感觉,也是一种心情,让人总忘不了城门洞里的剃头挑子、小河边的捣衣声、戏楼里的皮影戏和老屋场里的四合院及天井……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市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