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独领风骚的酒文化大国,不仅酿酒历史悠久,酿造工艺精湛,各式美酒繁多,而且酒与文化结合最为异常紧密,可以说酒无处不在,或迎春、或过节、或贺喜、或祝寿、或哀挽、或庆捷、或待客、或聚会、或咏物言志、或观景抒怀、或抨击时弊等,“酒”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功高至伟。
何为“酒人”?即好喝酒的人,好喝酒而成习惯,常喝酒而成癖好,以酒为乐,以酒为事,无甚不可无酒,无酒不可成其人,言其人必言其酒,是可谓“酒人”。由此说来,酒人是一切爱酒、嗜酒者的统称。
酒徒与醉龙
在汴地与宋代有几位中国历史名人,饮酒之多与文才之豪可谓相辅相成。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初,沛公引兵过陈留,郦生踵军门上谒……使者出谢曰:‘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杞县高阳的郦生就成了嗜酒不要命而放荡不羁的代名词。高阳酒徒因而也名扬天下,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东汉末年的著名文人蔡邕,陈留圉(今杞县人)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博学多才,“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这么一位大才子,就爱喝酒,每饮无拘,常“饮至一石”,又“常醉在路上卧”,当时人送其雅号,戏称其为“醉龙”。
竹林大小阮
阮籍是一代文学、思想大家,《晋书·阮籍传》说他是:“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日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阮籍虽为步兵校尉但仕而不治事,他终日“饮酒昏酣,遗落时事”,主张“天地生与自然,万物生与天地”,“在上而不凌乎下,处卑而不犯乎贵”。其诗长于五言,《咏怀》80余首,对当时的黑暗多有讥讽。现尉氏有啸台以纪念阮籍。其侄阮咸也是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并称“大小阮”。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为人旷放,不拘礼法。善弹琵琶,喜弦歌酣宴。不理世事,唯知豪饮。据载:“阮氏宗族集会饮酒、阮咸不复用杯觞斟酌,以大盆盛酒,圆坐相向大酌更饮。”这时有群猪凑上前饮其酒,阮咸“直接去其上,便共饮之”。曾与猪共饮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豕饮”典故。阮咸一生与酒相伴,常醉不醒,骑在马上左摇右晃,“如乘船行波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