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说,孩子,当你劳累的时候,你就跟着月亮回家。家,是离心最近的地方。
说前一句话时,母亲总是系上围裙,不为别的,想方设法给我们做点好吃的,那一脸的爱怜、安详满溢着舐犊之情。
说第二句话时,母亲一脸的包容、恬静,总是用围裙擦擦椅子,再把它搬到我们面前,看着我们,笑。面前的平和和温情,一如皎洁的月亮。月亮,仿佛成了我们休养生息的导师和慰藉灵魂的禅师。
圩场的“双抢”(抢收、抢种)时节,日长夜短。太阳下山很久了,田间才褪去酷热,这时,月亮大方地摘去面纱,高高地悬着,柔和的光弥漫着,母亲这才收工,回家拾掇、做饭。依依不舍地离开田地时,她总不忘叮嘱我们,别太累了,孩子们,早点回家吧,月亮都这么高了。
把一身的疲惫丢在田间,带着收成的渴望,我们跟着月亮回家。月亮周而复始地悬着我们的劳作,也托举着我们的梦想。月亮的出现使天空变得开阔,我们的心也变得开阔起来,冥冥中,似乎有一个声音在呼喊:走出水乡吧,好男儿志在四方!
在外求学的几年,常常遥想熟稔的乡音,想着家里田间的事。母亲、弟弟劳作的身影,哪怕是擦汗的细节,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那时,挥动镰刀,就能邂逅一种精神的锋芒;拢起穗头,就能捆扎一种殷实的生活。
如今,我离家远了,离知识近了,可母亲离思念近了,离月亮远了。跟着月亮回家,总有一股向上的力量。我、我的学业和我的文学站在高高的教学楼上,怎能不向优异的成绩接近、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再接近些?!我想,所有的乡下母亲,总想让自己承受的多些、再多些,而希望游子在外结出的果实多些、再多些……
在阳光照耀的芳香里,在月光疼爱的思念里,乡村不就是城市的母亲么?
在城市工作,大梦谁觉?在城市生活,大道多宽?我心照我行,我手写我心。心灵受伤的时候,我情不自禁搬来椅子,邀来明月,抚慰创伤,复归平静。李白在《古朗月行》中说:“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而如今,每当心灵劳累的时候,跟着月亮回家,至少能寻觅归宿的方向。
此时,我终于明白了母亲提醒的劳累,不仅是身体的,更是心灵的。从阳台洒进的月光与田间的不同,它多了一分羞涩,少了一分天然。它让我想起田间没有监督的劳作,还有香喷喷的农家饭。
思虑和思念都随月亮远了,但眼前和心里亮了:只要手扶春风般的信念,在奋斗航程上,就不会迷失方向。劳作,都是永不枯竭的姿态!
我一直喜欢月亮,喜欢它的轮回,尽管有阴晴圆缺,轮回总是不变的规律。月光溢满窗台,柔和着,泻落书桌,我和我的笔就沉醉在这和谐的时空里。
杜甫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母亲说,孩子,当你劳累的时候,你就跟着月亮回家。家,是离心最近的地方。我应该始终记着母亲的话,记着故乡,记着劳作!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张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