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以粮食为原料发酵酿造而成。我国是最早酿酒的国家,早在两千年前,就有了酒。
酒,根植于我们的文化之中,酒,也被寄予了各种情怀。如离别时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如相聚时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喝酒这件事,没人愿意用“喝下一杯含乙醇的液体”来解读,因为当大家端起酒杯时,我们喝的不是液体,是感情。
慢慢的,在交际场上,敬酒劝酒成了学问,推杯换盏成了技术。当“感情深,非得一口闷”成为主流,酒量成为一种能力,酒所蕴含的感情就复杂化了。
凭天赋的酒量,有些人能在酒桌上尽情表达深情厚谊;没天赋的人,只能端着满满一杯感情,肉跳心惊。
劝酒者喜欢“劝君更进一杯酒”,他们说,这是真感情。是啊,这本该是一杯多么好的感情,含着温暖和关爱。但是,当一个人不胜酒力,甚至完全不能沾酒的时候,这杯感情就真的只是“一杯含乙醇的液体”,还附带着幽怨和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