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正文
乡土刘震云
来源:  2015-12-21 14:14 作者:

  在我心中,一直认为刘震云是一位乡土作家,当然,这种提法可能会引来一些异议,因为令他声名鹊起的小说《一地鸡毛》,讲述的是混在单位的低层公务员小林的都市“鸡毛”生活。小说一开始,小林夫妇为一块钱的豆腐发馊打起了嘴仗,连带扯出打破过一个暖水瓶的陈芝麻烂谷子旧事,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应当说,这篇小说只能算作都市小说,差不多和池莉早期的《烦恼人生》一个路数。但即便在《一地鸡毛》中,刘震云仍无法舍弃他的乡土情结。小说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小林老家的老师到北京治病,随行带来农村的一些特产,哪知小林老婆对于他老家人的频繁造访多有不满,老师父子俩也很知趣,没坐一会就走了。小林送他们上车,看着老师远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阵酸涩。

  这差不多就是乡土的影子,小说主人公从农村来到京城,并最终在城里安家落户,但乡土是根系,无论到了哪里,它都会盘根错节地延伸生长。我觉得,这应该和刘震云个人的经历有关,他曾在河南农村生活多年。

  如果说《一地鸡毛》中我们只能寻到乡土影子的话,那么刘震云的处女作《塔埔》应算作纯正意义的乡土题材小说。这篇小说是刘震云大学毕业后的作品,小说的技巧和构思还难脱稚嫩,但打动人心的是情节。《塔埔》中的“我”后来考上了大学,去寻找恋人,却发现她已成了别人的新娘,那一刻使读者相信,凄美是多么让人无法消受。

  看刘震云的小说,似乎能感觉到他在小说创作上探索和求变的努力。其中最令我产生震撼和警醒感的一篇小说当属《温故一九四二》,这篇作品毋宁说是小说,我更愿意将其视作一部纪实作品。读这样的作品需要放慢阅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读进度,因为它实在让人无法轻松得一掠而过,在刘震云的笔下,百年来近代乡村农民的宿命感和无力感得以一一呈现,让后世的我们备感沉重和压抑。

  也许很多人注意到了,近年来,刘震云的小说频繁与电影结缘,像前些年火爆一时的《手机》,还有去年推出的小说《我是刘跃进》等等。与电影这样的视觉媒体结合,似乎使得他的小说多了一些时尚色彩,但在我看来,电影终究不过是一个载体,小说中的主人公严守一和刘跃进们即便搬上了荧幕,仍脱不净身上的乡土痕迹,仍让人感觉那么亲切。

  刘震云今年推出了他的新作《一句顶一万句》,看这部小说前,我看到一条评论称“刘震云还是在黄土地上打圈圈”。其实,我不认为这个评价含有贬抑之意,实际上黄土地一直是他无法绕开的创作土壤。只有在这块土地上打圈圈,以这块土地为圆心,写出的小说才耐读,诙谐、朴实,也才值得人一再回味。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周莉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