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正文
一根成功的甘蔗
来源:  2015-12-21 14:14 作者:
  同学会上,不断有人向他敬酒,套问他如何赚取第一桶金,还有这些年来的成功心得。几杯酒下肚,他似乎来了兴致,加上同学们是一个小圈子,他也乐意一说。他很坦诚地告诉大家,其实什么成功的秘诀和心得,这些深奥的东西他自己也没想过,但他愿意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10年前。

  “那年大学毕业,我来到南方找工作,发现工作并不像传说中的好找,而且职位相当低微。于是我改变了路线,不再每天奔波于人才市场,而是花一些时间在街上‘游荡’,当然这个‘游荡’带有一定目的,我主要看一些街头小商贩如何卖东西,卖什么。

  很快我发现,在街头卖甘蔗很有‘钱途’,因为那时是雨季,温度较低,很多甘蔗进价跌幅不少。甘蔗分批进来,论斤秤,我算了一下,每根甘蔗进价约1元钱,1根可以断成4小段,每小段卖1元钱,利润近3倍。

  当然,这时候并非只有我一个人想到卖甘蔗,在我准备摆摊的地方,已有一个叫黄毛的人在卖了。看样子他的生意不错,但这时候,我已经有足够的信心获取‘成功’。

  正如意料中的那样,不过1周时间,我的销量就远远超过了黄毛。很多以前从黄毛那里买甘蔗的人,转而来买我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的甘蔗。他们都说,我的甘蔗甜,比黄毛的甜。黄毛怎么也想不明白,他拼命地呦喝,想唤回他那些主顾,但无济于事。

  直到3个月后,我转做了其他生意,才将真相告诉黄毛。黄毛一直困惑的是,我俩的甘蔗进货渠道相同,价格卖的也一样,没有理由顾客都来买我的。他甚至怀疑,我会不会在甘蔗里放了什么东西,比如增甜的制剂。

  实际上,我什么也没有放,我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因为在卖甘蔗前,我就发现很多人吃甘蔗时将梢部扔掉,‘甘蔗没有两头甜’,到了梢部,顾客就不愿意吃了。到我正式卖甘蔗的时候,一定会记住每一根甘蔗的梢和根,将梢部递向顾客,这样他们就会从根部吃起。

  顾客吃甘蔗,期待的第一感觉就是‘甜’,我让他们从根部吃起,只不过迎合了他们的感觉而已。黄毛卖不过我,因为他从来不对甘蔗的根和梢加以区分,这样传递给顾客错误信息的机率就会大很多。”

  故事到这里结束了,他笑了笑说,这或许只能算作卖甘蔗的秘诀,与成功无关。但在座的人都起身鼓掌,因为,这确实是他们听到最朴实、最能打动人的成功心得。很多人以为,一个人的成功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秘诀,但事实并非如此,就像他一样——用心去做每一件事,哪怕是卖一根甘蔗,也要想到,适当的时候给它掉个头。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周莉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