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我兴趣广泛,画画、书法、写作,样样涉猎。由于在业余爱好上牵扯了太大的精力,我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高考临近,成绩的压力让心高气傲的我无比沮丧、心灰意冷,我不想参加高考了。
4月底的周末,我逃了回家。走在暮春的山间小路上,一眼望去,一片棉树林海,枝叶繁茂。在这片绿色中,我缓慢地踱着步,心情低沉忧郁。
站在田埂上,我望见父亲正在棉花地里,拿着剪刀麻利地将棉花枝叶剪下。衬衣被汗水浸透,紧紧地贴在背上。我远远地注视着,心里有些说不出的难过。一会儿,父亲弯腰,抽出草绳把剪下的枝叶捆了起来。这时,他瞥见站在田埂上的我,顿时神情惊讶,朝我大喊:“小子,咋回来了啊?”
我低着头,沉默不语,摆弄狗尾巴的双手不停地颤抖。我不敢看为了让我上学读书,整日在田地里劳作的父亲。父亲见我良久没有吱声,匆忙地跑到我身旁,将自己的草帽扣在我的头上,关切地问我:“是不是没有生活费了?”
我压低着声音,快速地嘀咕了一句:“我不参加高考。”
父亲的表情顷刻凝固了,原以为他会对我吼叫,甚至拿起棉花枝抽我一顿。我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可父亲却意外地轻声细语地问我:“为什么?”
我仍然不敢看父亲,埋头兀自一五一十地把心事告诉了他。父亲在我身旁坐了下来,点燃了一根劣质香烟。在沉默了好久后,他突然指着旁边的一捆棉枝,憨笑地问我:“小子,知道为什么我把这些枝叶剪下来吗?”我无精打采地摇了摇头,心里也正在纳闷。
父亲猛得吸了口香烟,很平静地说:“这些枝叶在棉树上,不但是多余的,而且还影响着整株棉树结苞开花。其实,每株只需要两三枝最好,这样所有的养分就会集中起来,棉树才能结出许多饱满的花苞。所以,每年我都要剪棉树枝。”
我站立在田间,阵阵微风从田野吹过,穿梭于这片棉树田里。因为枝叶稀少,所以每枝都能摇曳弄姿,尽情享受春风的抚摸。
父亲拍拍我的肩,背上棉枝,朝家走去。我跟在身后,父亲语重心长地说着:“其实,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一株棉树呢?枝叶多了,当然结不出好的果实。在高考这时候,你的那些兴趣爱好就是多余的枝叶,应该赶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快剪掉,一心一意地搞好学习。爸爸相信,你一定能把成绩提上去的。”
父亲的一席话,让我的心豁然开朗,仿佛投进了一大片阳光,顷刻透亮起来。那年,我听了父亲的话,重新回到学校,专心致志地学习。8月,我收到了一所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如今,我一直铭记着当年父亲的那番话。父亲用朴实、简单的务农经验告诉了我,那让我一生受益的生活哲学: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株棉树。当生活中,各种枝叶繁茂地疯长时,我们应该立即有选择地剪去一些,让所有的精力全集中在仅有的几枝上,然后用心地去浇灌、栽培。这样,我们的这株“棉树”,才能开出更多、更饱满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