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正文
神奇麦溪塘养出美味麦溪鲤
来源:  2015-12-21 14:14 作者:

  麦溪鲤有“鱼中之王”的称号,当然,这是说它的美味程度。据史载,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麦溪鲤已负盛名,在清代曾被列为朝廷贡品,相传慈禧太后也对其赞不绝口。广州的一些食肆,现在就将麦溪鲤作为招牌菜。

  麦溪鲤只产于一个地方———高要市大湾镇古西村。古西村有麦塘和白溪塱塘,分属古西、古北两个村民小组所有,共1500多亩,合称为麦溪塘,麦溪鲤就是这两口鱼塘养殖出来的,因而得名。有一首诗这样来概括麦溪鲤的特点:“两边金线串银鳞,鱼骨含玉腹满膏,头短缩膊肉嫩滑,味佳旺血兼养颜。”麦溪鲤头细嘴小,肩高膊隆,腹圆身肥,味道鲜美。

  麦溪鲤还有一个奇妙之处,就是它并无特殊种苗,普通鲤鱼种放到麦溪塘,养足时间就可转变成麦溪鲤;如把麦溪鲤放到别的鱼塘,经一年半载,它们便会转变成普通鲤鱼。

  麦溪塘为何如此神奇?原来,麦溪塘的生态非常独特:麦溪塘原本是耕地,早稻收割完后,留下稻禾禾头,再把山泉水引入塘中养鱼,鱼儿从小就是吃着塘里自然生长的野生小荸荠、麻慈籽、茆草等长大,因此,麦溪鲤无需人工喂养就能长得膘肥体壮,而且鱼肉无泥腥味。虽然这些鱼儿三餐无忧,但它们必须用尽全力才能获取到食物,尤其是埋藏在泥土里的麻慈籽。长期处于健身状态的它们,肉质自然是上乘之品。烹制时,麦溪鲤不会像其它鱼的肉那样越煮越老,而是始终保持鲜嫩可口。

  麦溪塘一般还兼养殖麦溪鲩,这样可以提高一口鱼塘的产量。麦溪鲩的“肤色”很独特,刚出水时银鳞闪闪,全身粉白。据悉,只有麦溪塘的水才会造就如此美丽之像。清焖麦溪鲩与清蒸麦溪鲤同样都是一道好菜。秋冬季,还可将麦溪鲩晒干成为“麦溪鲩干”。

  以前麦溪塘由当地农民分散养殖,产量很低,每年上市量不足5000公斤。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古西村民实行投标承包制,从此麦溪塘的产量开始逐年提升。翟启星是白溪塱塘最早的承包者,他回忆说:“刚开始承包鱼塘时,由于没有弄懂麦溪鲤的特性,故产量不高,后来,发现塘里的野生小荸荠长得少,鱼不够吃,生长就慢。因此,我们就在每年年初在麦塘内先种上早稻,早稻收割完后留下稻禾禾头,再把山泉水引入塘中养鱼,这样,在小荸荠生长前,鱼也不愁没东西吃。”

  翟启星承包了800亩麦溪鲤,他的稻鱼轮作方法已经使年出产麦溪鲤、麦溪鲩达20多万公斤,比鱼塘承包前产量增加80余倍。

  古西村人烹制麦溪鲤有一套独特的手法,以清蒸为主,直接把鱼剖开对半,略拌少许盐、油和陈皮丝即可,鱼肉嫩滑、清甜、甘香,即使不放姜、葱、酒,照样感觉不出腥味。为了让人们能够即时品尝到新鲜的麦溪鱼,翟启星在自家鱼塘边建起了餐馆。

编辑:周莉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