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时候我们也能把我们的文化,用起来委婉,优雅,从容不迫呀。
在表姐家喝酒,见识了一种红葡萄酒杯,说是500多人民币1只,当时觉得外形希奇,又架不住口才奇好的姐夫一旁忽悠,顿时觉得是满堂生辉,芳香绕梁。
此红酒杯形似缩小的鱼缸,比一般红葡萄酒杯胖,水晶质地,壁薄、腹大、脚长、收口,杯身和杯脚是连在一起,不是两层的。

姐夫先将整瓶法国波尔多干红倒在倾斜状的透明玻璃“醒酒瓶”中,十几分钟后,在此杯和老式红葡萄酒杯里各斟上三分之一杯,再醒上几分钟,分别倾斜着晃上几晃。
这时举杯细细比较。新杯,酒不挂壁,色泽也似乎更璀璨、温润,估计是水晶杯子的折射作用。再逐一闻上一闻,我是敏锐之人,加上嗅觉极好,立刻就有了区分。新杯子中的酒,清澈干净、果香摇曳,味道似从遥远徐徐而来,过滤过一般,萦绕包裹住整只鼻子,然后漫入鼻腔、沁入心脾;而老杯子酒精味浓,莽憨袭鼻,平白直接,浮于表面,稍嫌污浊。我突然悟到,原来味道也是可以委婉、优雅、从容不迫的。好杯子。姐夫说:用这个杯子,能把差酒喝成好酒。然也。
据说,红酒有很多说法,比如,藏酒要用上等橡树酒桶,地窖温度湿度都有要求;玻璃酒瓶的喝剩后需要倾斜摆放;不是越陈越好,而是每种红酒都有最适合饮用的年份;果味酒、干红分别都有最适合饮用的温度,大约在16度左右,所以要用冰桶冷却;不同酒杯适合不同的红酒品种,比如勃艮第酒杯比波尔多酒杯肚子大,因为勃艮第酒比较酸,需要和空气更充分接触;比如上酒顺序是有要求的,干红比果味酒先上,轻的酒比重的酒先上,酒龄短的比酒龄长的先上……
红酒对我们来说,远远地望着,仔细地听着,小心地使着,是一种仪式,是一种信仰,我们在努力探试它、学习它,占有它。可它们对于法国人,是不是只是一种生活状态呢?什么时候我们也能把我们的文化,用起来委婉,优雅,从容不迫呀。
可惜表姐家只有2只这样的杯子,被两位远方客人瓜分了。无缘尝试滋味,下次去了一定要从容一下。
下面给大家看看几张最出名的奥地利Riedel(中文叫丽朵)产的葡萄酒杯器的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