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正文
江南:红酥手黄藤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来源:  2015-12-21 14:13 作者:

  “生活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看那连绵的高山,串珠式的平坝,深切的峡谷,高海拔的冰川,每一样都能满足我们对旅行生活的想象。在此,生活家小编特地为想出游的你准备了生活家出游指南,边玩边享受探险的刺激,背起包去体验在路上的感觉吧!

  到达杭州后,直接在机场乘坐到绍兴的大巴(从10点到19点每小时一班),在柯桥站下车。下车后坐20元出租车到安昌古镇,车程约20分钟,开始我们第一站的行程。安昌古镇不用买门票,某些景点单独买票。司机恰好是本地人所以把我们送到古镇后面入口,不用走回头路,他说我们最多逛一个多小时,他在前面入口等我们。进入安昌古镇以后,发现这里是一个还没有进行深度开发的地方,街巷、建筑、环境还是一副自然村落的形象,少一点精致、多一点淳朴。沿路走来,街上的建筑没见刻意的修饰,显得有点破旧。游客基本很少,倒是本地居民很多。很多户人家都在河边晒一种类似笋干之类的东西,味道很香,看来是本地一大特产,可惜忘记买一点回来。

  不久就走到安昌比较著名的一个景点“师爷馆”。据说此地师爷辈出,人才济济。“师爷馆”是绍兴师爷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历史和实物陈列馆,地方不大典型的江南古宅建筑。里面介绍了历朝历代绍兴师爷的发展史,对这方面有兴趣的可以一看,门票十元。其余的景点包括了城隍殿、安昌民俗风情馆等,由于开发不深景点并不多。

  古镇生活气息很浓,丝毫感觉不到旅游区的味道。路过一座桥想起没吃午饭,桥边有一小食店,两块钱一满碗的混炖,好吃兼划算。一路往下走,少不了江南古镇的很多小桥,其中比较有土突出的一座叫“胜利桥”的,在其他古镇不多见同一方向比较长的桥,是一特色。

  不知不觉间就走到前面出口,看看表还真的是一个半小时左右,司机已经在等。安昌给我的感觉是真实有余,精致不足。作为其中一个景点可以,住下来倒是不必,因为确没有太多可细细品味的地方,可拍照片的地方和景色也不是太理想。

  随即就座上等我们的出租车,从安昌到绍兴市区,车费50元车程30分钟左右。转眼间到达绍兴市区,其时已经五点多。车把我们送到通过elong预订的“老台门客栈”,位于市中心“鲁迅故居”景点和“咸亨酒店”旁边,交通出行相当便利。客栈是老宅旧址,按照老宅风格装修得古色古香。双人标间180元,房间宽敞舒适设备齐全。最与众不同的是在天井有一张乒乓球台,一到我们就进行了一场“绍兴乒乓球公开赛”,马上消除了旅途的疲劳,其间还碰到一位一起住店的六七十岁老太太和我们切磋了一下,看得出曾经是个职业选手,厉害厉害!短暂的休息和运动后,随即出外找吃的,饿坏了。

  经过指点,打的起步价到达附近的“城市广场”。广场连接一条老街区名“仓桥老街”,老街区路口有一家叫“古越龙山”的古典小餐馆,三人饥不择食一头冲进去坐下,乱点一通之后大吃大喝起来,是地方特色菜馆菜价一般都在15-25之间,手艺倒是不错,最令人难忘的是名为“状元红”的黄酒,喝得大家连连称好。吃饱喝足后沿着“仓桥老街”一路前行,老街和一般古镇差不多,只是多了很浓厚的商业味道,食肆和商铺很多。其中吃了平生最便宜的臭豆腐,一元8件,怎一个爽字了得!通过老街的后面可以直通繁华的城市商业区,与一般的城市商业街无异。然后回到客栈,拿着在老街买的茴香豆和“会稽山”黄酒在客栈走廊的餐桌上喝酒聊天,但酒和晚上吃饭喝的相比就差远了。客栈晚上亮着大红灯笼,静夜、老宅、月色、灯笼相辉映,别有一番怀旧的风味。

  早上起来在酒店吃附赠的早餐,极其丰富。然后出发第二天的行程,首站就是在旁边的鲁迅故居。到了售票处写着买联票可省十五块钱,包含鲁迅故居、鲁迅祖居、百草园、三味书屋、沈园、兰亭等在内105元/人,想起张爱玲的一本书名:叫“连环套”。

  游览鲁迅故居和鲁迅祖居之后,看得出鲁迅确实是出生在一个大家族之中。虽然和曹雪芹一样到他一代已经步入末落期,但由于家底殷实也无重大过错,家族还是能够维持比较安逸的生活。其房舍最高峰时曾是现在面积的几倍以上,此等才能称之为豪宅,与现在城市里所谓的豪宅确不能同日而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文章把我们带到这两个地方。百草园也就是一个私家花园,植物繁茂却平平无奇;三味书屋是传统私塾,最吸引游客的恐怕就是那张在角落上鲁迅的座位了,据说因为鲁迅读书比较顽皮捣蛋所以老师把他的座位独立在角落上。看来大文豪也不一定是乖小孩,这使得我们这些读书时的顽劣学生找到一些心理上的平衡。

  然后就是鲁迅纪念馆,里面陈列了鲁迅生平事迹、照片、还有祖上的资料。最能体现家族显赫一时的就是那块清代钦点“翰林”的牌匾了。从三味书屋出来以后,联票包括了从门口坐乌篷船到“沈园”的费用。然后登上乌篷船沿着窄窄的水道出发,沿途经过很多低矮的石板桥,最痛苦是以我183CM的身高来说每次经过石板桥时都要向坐在对面的二位仁兄低头鞠躬方能过得去,而我的两位朋友却丝毫没有问题,郁闷!除此以外坐乌篷船的感觉还是不错的。约十分钟左右到达。

  “沈园”是宋代沈氏的私家花园,本只是大户人家一摆设而已,但由于宋代诗人陆游和前妻唐琬在此引发了“钗头凤”的故事而闻名天下。说到这不得不说说这两人的故事: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唐琬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据载:南宋诗人陆游初娶表妹唐琬,夫妻恩爱,却为陆母所不喜,陆游被迫与唐琬分离,后来唐改嫁赵士程,陆游再娶王氏。十余年后他们春游沈园相遇,陆游伤感之余,在园壁题了著名的《钗头凤》词,唐琬见了不胜伤感,也和词一首,不久便忧郁而死。陆游为此哀痛至甚,后又多次赋诗忆园。后陆游七十五岁,住在沈园的附近,写下绝句《沈园》:“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就在陆游去世的前一年,他还在写诗怀念:“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这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爱情,能在死后四十年里仍然不断被人真心悼念,真是一种幸福了。

 

编辑:周莉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