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正文
永远的“聂老广”(1)
来源: 《华夏酒报》  2015-04-08 14:11 作者:李超


     在古井贡酒厂,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厂长,尽管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古井人仍然亲切地称呼他“聂老广”。他就是古井贡酒第一代创业者——聂广荣。

     1984年秋,古井贡酒第三次蝉联全国评酒会金奖,阜阳地区和亳县政府为古井举行盛大庆功会。庆功会之隆重在亳县史无前例,安徽省直有关部门和地、县主要领导全部参加了。此情此景令“聂老广”这位出名的硬汉泪流满面。手捧金灿灿的奖杯和大红的奖状,当年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已是年过半百的华发之人。于是,25年来的酸甜苦辣,一幕幕如此清晰地展现——

茅草屋也要出好酒

     1959年秋末冬初的一天,聂广荣奉命来古井酒厂担任副厂长,这年他26岁。初到酒厂,聂广荣惊呆了,这哪是什么厂啊?12间茅草屋、一口锅甑、122条明清发酵池、30多名职工和一头驴,这就是全部家当。当时的生产场景是:人担水,驴拉磨,手拌曲麸用脚和。“老虎灶”,土甑锅,木锨扬晾抬筐拖……

     如此情景坚定了聂广荣大干一场的决心。在运高粱、运水的车辙里,他和工人的汗水流在一处。在破碎高粱的石磨旁,他的布鞋磨破了一双又一双。老工人们把聂厂长看作兄弟、亲人、知心好友,跟着这样的厂长,拼了命他们也心甘情愿。在聂广荣心里,有个铁定的主张:“党安排我到古井酒厂担任领导,我就要干出点名堂!”酒工们和厂长志同道合:“小厂也要多出酒、出好酒!”

擦汗拨灯齐创业

     壮志化成了行动的力量,聂广荣和他的伙伴们为出好酒豁出命了。在抬高粱时,当时的干部魏书赢摔断了肋骨,却没有抱怨一声。身材高大的宋效仁在肩扛人拉的沉重劳动中,总是一马当先,被称为“装卸队长”。那时,一天要磨六百斤高粱,酒工们一个班要绕磨道十几个小时,竟有人实现日破高粱上千斤的奇迹。那时工人们吃的是从家里带来的冷馍、咸菜,每月工资只有六元到十多元。聂广荣提出的奋斗口号成了酒工们自觉的行动准则:“大干特干加巧干,超额完成任务是好汉!”“擦擦汗,拨拨灯,酿出贡酒上北京!”

     1960年,在天灾人祸共同造成的大饥饿前,聂广荣带领工人一边坚持生产酿好酒,一边种菜种瓜、拉板车、跑运输。他们啃着粗糙的酒糟面馍充饥,硬是坚持正常生产。这一年,古井贡酒获得了省优质产品称号。可又有谁知道,聂广荣为这千古名酒的新生,付出了怎样惨痛的代价:1961年,在持续的缺粮、饥饿中,聂广荣在厂里靠咽酒糟馍勉强度日。他没有时间照顾家中老小,以致年迈的父亲和幼小的儿子相继死在阜南农村的家中。为了酒厂,聂广荣竟没有回家与父亲和稚子见上最后一面。忆起因这场灾难失去的亲人,这条硬汉子眼眶湿润了。

[1] [2]

编辑:闫秀梅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