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市场 > 正文
“大商”王国不是一夜建成的(1)
来源:  2015-12-21 08:14 作者:



  作为链接上游厂商和下游分销网络的白酒行业中坚力量,“大商”是时代的结果,更能代表时代的未来。

  几百年的世界产业发展史表明:产业成熟的标志是大商业、大流通的出现,大工业的功能得到了分化,社会分工变得更明确,更高效。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提高带动社会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了我国酿酒业的蓬勃发展。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从探索、建立到不断完善的过程,处在酒行业价值链中游的经销商群体也得到了充分的发育成长。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酒类行业资源集中度的不断提高,酒类经销商群体中逐渐形成了一批举足轻重的“大商”,其共同点是销售规模庞大、业内品牌效应显著,具有影响产业链上下游的巨大能量。然而,这些“大商”王国并非一夜建成,而是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而强的创业过程,完成了财富积累、渠道资源建设和品牌势能的打造。

  “大商”们发展历程的差异也同样明显:有的是传统糖酒公司改制或分流形成,有的是嫁接特殊渠道的产物,也有的是独辟蹊径,时势造就的“英雄”;这些“大商”从平凡走向卓越的关键节点也不尽相同:或通过营销模式创新而顺时崛起,或与某品牌缔结一段“奇缘”借势而上,其经营特点、网络架构以及发展方向更是各具特色,值得探究。

     检索改革开放以来酒类“大商”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借船出海 志立高远

     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经济复苏,粮食增产,促进酿酒业蓬勃发展。而随着酒类行业管制的放开,以糖烟酒公司为主体的“统购统销”的酒类配给供应体系开始解体,以个体工商户为主的白酒流通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开始承担起体制转轨期的白酒流通环节。

     北京和君咨询集团合伙人林枫认为:“这一阶段,许多经销商的成长通常都与一些快速成长的酒类品牌紧密关联。在酿酒产业复兴的大背景下,这些经销商快速转变经营观念,改变原来单纯卖流通酒的经营方式,充分借力政府和上游生产企业的资源支持,通过代理品牌,推出中高端主导产品和实施‘区域为王’战略,实现销量快速突破而壮大规模实力,掘到了创业初期的‘第一桶金’”。

     这一时期,不满足于“小富即安”的经销商们,密切关注酒类行业大势,以先进的市场操作理念或资源优势,获得了大区域的快速成功,这在转型的糖酒公司或新入行的经销商中都有优秀表现。

  如华泽集团的前身沙海达酒类食品批发有限公司,通过代理五粮液“川酒王”并快速将其运作成湖南第一白酒品牌;北京市糖业烟酒公司、北京朝阳副食批发总公司(朝批前身)等少数国有公司抓住机遇,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酒类流通渠道的资源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未来发展成为超级“大商”打下坚实基础。

[1] [2]

编辑:闫秀梅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