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随着天气的转冷,酒类产品进入销售旺季,那么,全国各地酒类市场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高、中、低档酒的销售情况如何?在中秋和十一黄金周过后,酒类企业和经销商是否达到了预期的销售目标?从今天起,本报推出《记者在一线》专栏,通过记者深入一线,对各区域酒企、市场上的所见所闻,展现酒类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对酒类市场的观察与思考。
本月,素有“天下第一大会”美誉的全国秋季糖酒会在辽宁沈阳落下帷幕。东北酒企业借机展示了自身形象,沈阳的消费者购买到了各具特色的产品,不同行业也都取得了不同的成绩。而糖酒会过后,市场上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现象,《华夏酒报》记者走访沈阳的商超、批发市场,感受了盛会过后各个场所的“冷暖”不同。
商家促销不减
消费者观望增多
从时间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上来说,本次糖酒会紧随十一黄金周的消费高潮,沈阳各大商场、酒类专柜、名烟名酒店的销售情况一直热力不减。
近日,《华夏酒报》记者在走访了沈阳的家乐福、乐购等商场后发现,商场里酒类柜台前的促销活动依旧,改变了以往这一时间段不做促销活动的局面。商场里,很多消费者都在仔细看着手中的产品,记者上前了解到,糖酒会期间,很多消费者都在会场上大饱眼福,他们通过各种手段了解到心仪的酒水产品价格,但或是厂家不做销售,或是没有抢购到,所以,他们凭着记忆在商场里寻找心目中的那款酒。
而糖酒会过后,沈阳各大商场、酒类卖场精明的商家也都推出了不同的促销活动,如买赠、返券、会员打折等,来满足这部分人的需求,并且成绩尚可。
家乐福酒水柜台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很多厂商都没有达到预期的销售效果,虽然来旅游的消费者很多,但他们仅选购地产酒作为纪念品带走,而沈阳的消费者对于消费需求的变化也不大。相比于中秋节期间的销售状况来看,商场销售业绩没有太大的增长,因此我们会将促销活动持续进行,为年底旺销期间的促销活动做一个持续的预热。”
记者和一位正在选购葡萄酒的消费者聊了几句,他告诉记者,他参加了本次糖酒会,看到并品尝了许多品牌的国产葡萄酒、进口葡萄酒,了解了一些酒类常识。糖酒会结束后他又来到超市,按照厂商的讲解,仔细观看、比对每种产品的特点,不时地向酒水柜台的营业员询问,选购出适合自己的那款酒与家人一起饮用。
节日消费期间,酒类商品的销售一直居高不下,酒类商家似乎看透了市场的消费动向,每到黄金佳节,各大商场都打出了“买一送一”“降价促销”的标语,这在行业中已经成了不言而喻的“潜规则”,但随之而来的则是消费者改变盲从的消费观念,越来越趋于理性,使当前的酒类市场出现了疲软现象,这无疑给零售业加了一层“霜”。
批发市场冷清
询价多购买少
每届糖酒会上,都会有一些商家为选择到所代理的产品而兴致极高,然而对于酒水批发市场的商家却有着不同的感受。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价格比拼已以达到白热化,同一款产品在不同的卖家手里就会呈现出不同的价格,致使消费者摸不着头脑,也让商家几乎无利可图。商家如此竞争,企业间也使出浑身解数追求效益最大化,渠道下沉、扁平式销售等,批发市场的功能日趋减弱。曾经车水马龙的沈阳南二酒水批发市场在秋日里显得格外冷清,前来采购酒水的人很少,大多数商家的销售人员都在悠闲地聊天。
不需要亲自寻找代理品牌的名烟名酒店,生意看上去还好一些,时而发现个别大型的名烟名酒店的人员繁忙地进出,记者深入了解方知其中更多无奈。在一家名为鸿发名烟名酒店内,总经理于洋告诉记者:中秋节、十一黄金周期间每天消费者很多,销售情况也不错。秋季糖酒会在沈阳落下帷幕后,每天上门的消费者依旧不少,然而这阶段的销量却没有多少变化。
记者在店里逗留了半个小时,前前后后有十来位消费者光临此店,服务人员热情接待,但有的消费者左挑右挑,仍选不中满意的产品又离开了;有的消费者在选好产品后,一听价格,感觉与在糖酒会上听到的价格不一致,又放下了……在记者离开时,还没有一位顾客到柜台前去结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