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市场 > 正文
农村白酒消费的共性
来源:  2015-12-21 08:11 作者:

  消费集中性

  农村白酒消费很集中,这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大的关系。大规模的集中消费多在春节期间。在农村,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亲朋聚会,白酒是必备的生活用品,加之“无酒不成席”是广大农村逢年过节的生活习惯。因此,春节期间是白酒消费的高峰期,此时白酒在农村的销量约占全年的60%左右。每年全国的端午节、中秋节等农历节假日,农村也不断掀起白酒消费的小高潮。此间,白酒的销量约占全年的25%左右。剩余15%左右的白酒消费,多集中在农村的红白喜事中。白酒企业可抓住时机,适时进入农村市场。

  农村消费者购买白酒的时间比较集中,且购买白酒的场所大多比较固定,因此,白酒企业可选择信誉好、有影响力的商店或门市进行铺市,甚至直接到农村的集市进行铺货,与农村消费者面对面接触、零距离营销。

  消费随意性

  农村消费者购买白酒以自饮为主,以宴请客人和送礼为辅。而自饮的白酒不需要品位和档次,能给节日助兴,消疲解乏,愉悦精神就行,因此,农民选择白酒的随意性较大。而且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品牌的认知不够,购买选择较为随意。只要白酒产品抢先进入农村市场,与农民长久地接触,便能得到农民消费者的喜爱。

  消费从众性

  由于农村相对封闭,信息传递较慢,主要靠口碑传递,这就造成农村消费者具有从众心理,特别在节假日期间,只要产品价位合理,没超出消费者的心理底线,便竞相购买,并产生轰动效应,较易形成购买群体。在农村,70%以上的农民有从众心理,哪个酒品好卖,价位合理,农民都愿意购买。只有在家里有大事或送礼时,才考虑酒品的档次和价位,以照顾面子。

  消费攀比性

  在节假日期间,农村请客送礼风气很浓,并带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特别是随着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及生活水平的改善,请客送礼的档次及价码不断攀升,造成农民的攀比心理很严重,平时不舍得花钱买的酒品,这时候也舍得买。他们认为价格贵、包装新颖的酒品会让其很有面子,也会让收礼者倍感关系密切。例如在北方的部分地区,酒品是春节、中秋节必送的礼品,20元/瓶—60元/瓶的酒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品将会在此期间掀起一个购买小高潮。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卢静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