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市场 > 正文
5年内雪花啤酒要抢6成市场 上海啤市寡头格局已具雏形(1)
来源:  2015-12-21 08:10 作者:
     上海啤酒市场最近最大的新闻,就是华润雪花全资收购上海亚太100%股权。由此,亚太旗下、在上海享誉20余载的“力波”品牌,恐怕将和那句“喜欢上海的理由”经典广告词一样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而雪花啤酒则凭借此次并购,将力波在上海虹梅南路产能25万千升的工厂收入麾下,加上其在宝山工厂一期已建成25万千升产能、规划中的二、三期25万千升产能,和上海金山东海工厂规划中的35万千升改建项目,其在沪总产能已达110万千升。而2010年上海市场啤酒总销量约为110万千升。

     强大的产能无疑将带给雪花啤酒更多的价格优势、规模优势乃至品牌优势。尽管上海目前仍有70多个啤酒品牌,但市场走向寡头格局的端倪已现。

定位尴尬
力波品牌恐将作古


     1930年,荷兰喜力和新加坡华沙尼两大集团合资成立了当时在亚洲首屈一指的啤酒集团——亚洲太平洋酿酒集团公司。1988年,亚太酿酒登陆中国市场,在沪合资成立上海亚太啤酒饮料有限公司。其所创“力波”品牌在沪独占鳌头近10年,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被来自日本的豪强三得利后来居上,但“力波”在许多上海人的心目中仍留有一席之地。

     雪花啤酒在“喝”下力波之后,将如何安置这个品牌呢?华润雪花啤酒上海区域副总经理陈萌表示,就像之前保留东海品牌一样,华润雪花短期内将不会调整力波这一品牌,“但重心肯定还是放在‘雪花’品牌上,至于‘力波’还能走多远,那要看它本身的生命力。”

     事实上,力波定位中低端,在被雪花“喝”下之前,和后者还是竞争对手,这注定力波被“喝”之后走不远。上海市酿酒专业协会秘书长吴建华持同样观点:“放眼全国,华润雪花除了雪花啤酒还有几个知名品牌?雪花通常只有在并购后过渡时期内会暂时沿用(所购品牌)一段时间。力波的将来,和东海品牌将在金山工厂改建后消失一样。”

     在华润雪花旗下30多个区域品牌中,只有四川蓝剑这个曾经的西部老大是在巅峰时期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雪花共谐连理,品牌亦得以保存至今。和蓝剑相比,力波现在的品牌实力显然存在差距,何况身处营销成本高昂的上海市场,其命运可想而知。

从南到北
雪花啤酒完成上海布局


     在中国整部啤酒历史中,恐怕没有一个品牌能像华润雪花一样拥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1994年,华润集团旗下华润创业和全球第二大啤酒集团SABMiller合资成立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华润雪花从一个区域品牌成长为全国品牌。2005年,雪花啤酒单品销量达158万千升,成为全国销量第一的啤酒品牌。2010年华润雪花啤酒销量超过928万千升,连续5年全国销量第一。目前华润雪花啤酒在中国经营超过70家啤酒厂,占中国啤酒市场21%的份额。2011年通过一系列并购、兼并,华润雪花拥有工厂数将超过80家。

     2006年,来自苏、浙工厂的雪花啤酒开始出现在上海市场,当年销量仅为800千升,难望三得利、青岛、力波之项背,但其增长迅速。2008年底,雪花等来了一个机会,其获准在宝山建厂,一期25万千升项目在一年后投产。本土生产啤酒,让雪花省下了从外地调酒所需的每吨150元运费,这在吨酒利润早已破百的啤酒市场,意义不言而喻。从此,雪花啤酒一发不可收。2010年,雪花在沪销量逼近30万千升,占有近1/3的市场份额。

[1] [2]

编辑:闫秀梅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