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2日,由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和烟台啤酒青岛朝日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烟台啤酒节”开幕晚会在烟台工人广场举行。烟台啤酒节的开幕,拉开了今夏烟台啤酒市场最激烈的战役,所有品牌开始正面交锋。
经过多年的整合,中国啤酒行业逐步走向集中,寡头竞争格局愈发明显。烟台啤酒市场非但没有脱离行业的大格局,更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本土啤酒品牌的强势发展,已形成典型的寡头竞争格局。
三雄争霸到两强对垒
2008年之前,烟台啤酒市场是青岛啤酒、华润雪花、烟台啤酒三家企业的角逐。这种局势因2008年11月青岛啤酒与烟台啤酒达成联盟,组建烟台啤酒青岛朝日有限公司而发生了改变。自此,烟台啤酒与青岛啤酒之间开始了一段全新的关系——竞合。而烟台啤酒市场也由“三雄争霸”演变为青岛啤酒与华润雪花的“两强对垒”。
2008年12月,紧随青岛啤酒之后,雪花啤酒确定在烟台福山区建立年产20万千升生产基地,于2010年4月15日正式宣布厂房竣工并投产生产。自此,青岛啤酒与雪花啤酒的战火开始升级。
其实,不论是青岛啤酒、雪花啤酒还是烟台啤酒,各自的战略都很清晰。青岛啤酒、雪花啤酒看重的是烟台重要的战略位置,而烟台啤酒作为区域性品牌,在大品牌的夹击中只是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最终战略格局的形成则是三方博弈后的结果。
烟台啤酒青岛朝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新章向《华夏酒报》记者介绍,“无论是对青岛啤酒还是雪花啤酒来说,烟台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青岛啤酒总部在青岛,山东是其核心市场,而烟台与青岛相距不过200余公里,可以称得上是青岛啤酒市场的‘后花园’。从青岛啤酒进攻东北市场来看,烟台是其前沿阵地;而从青岛啤酒巩固华北、华东市场考虑,烟台市场又是狙击华润雪花的跳板。而在华润看来,雪花总部在辽宁,在沈阳、大连设有工厂,大连和烟台一衣带水,烟台市场是其南下、限制青岛啤酒北上的‘桥头堡’。处在两大巨头争雄全国的大格局中,烟台自然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按照郭新章的说法,烟台啤酒被迫卷入了这场战役,看似是三家企业之间的竞争,实则是两大品牌的较量和博弈。
在这种情形之下,从多方面来讲,烟台啤酒这个在烟台扎根了90多年的品牌在这个历史时刻不能消亡,剩下的就是在青岛啤酒和华润雪花之间选择一家来联合对抗另一家。从历史来看,烟台和青岛都属于胶东地区,历史渊源,烟台啤酒对青岛啤酒的文化更加认可;而从青岛啤酒和华润雪花两家企业的角度讲,按照华润的模式,由于烟台啤酒有日资存在,无法实现完全控股,它并不愿意选择和烟台啤酒合作。而青岛啤酒要的是企业和市场,对股份没有过高的要求。在这样的选择和背景之下,从而形成了今天的市场格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