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市场 > 正文
销售重心下沉 二三线市场成进口酒新增长点
来源:  2015-12-21 08:09 作者:
     4月25日和5月19日,新西兰和葡萄牙葡萄酒协会携数十家酒庄先后在上海举办了葡萄酒推广会。至此,世界上几乎所有生产葡萄酒的国家,都把触角伸向了中国,觊觎分得一杯羹。

市场现状:进口酒数量猛增

     在全球葡萄酒市场持续萎靡不振的态势下,以金融危机和2010上海世博会为事由点,为进口葡萄酒开拓中国市场创造了良机和平台,国外葡萄酒企使出浑身解数开始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眼下,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葡萄酒主要来自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美国、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等国家,法国葡萄酒在中国乃至世界市场都享有盛誉。据法国波尔多葡萄酒行业协会(CIVB)最新市场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中国对波尔多葡萄酒进口量和交易额均名列榜首,成为名副其实的波尔多葡萄酒第一大出口国。其他的诸如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美国等国家,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普遍具有良好的国家品牌形象。另据一位代理300多种进口葡萄酒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北京消费者对进口葡萄酒的需求量逐渐增多,其市场销售量增长每年都维持在30%—45%。进口葡萄酒的产品包装形式以原瓶进口为主,此外还有国外和国内贴牌灌装葡萄酒。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其对葡萄酒的认识和需求正呈几何式增长。有相关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在近年全球葡萄酒消费需求小幅下降的同时,中国市场却逆势上扬,2008年中国葡萄酒销量已超过9亿升,市场零售值达500亿元。2009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波尔多葡萄酒在欧盟之外最大的出口市场。随着未来葡萄酒需求与产量的进一步扩大,相关调查预计,2013年中国葡萄酒产业收入将超过350亿元,整个市场零售规模有望达900亿元。

进口酒商:与国内酒商分工协作

     金融危机爆发后,作为葡萄酒主产区的欧盟,葡萄酒市场受到重创,萎缩幅度最大,其中,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市场尤其萧条。此外,阿根廷和美国市场的萎缩幅度也很严重。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家葡萄酒的需求却在快速增长,没有出现任何放缓的趋势。为了摆脱困境,寻求新的生存空间,一些老牌葡萄酒生产国把眼光瞄准了中国市场,有数据显示,2010年1月—11月,我国自欧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盟进口葡萄酒达1.4亿升,增长1.1倍,占同期我国葡萄酒进口总量的54.4%。

  与若干年前国外葡萄酒商单枪匹马进军中国市场所不同的是,近几年进军中国市场的国家和企业数量庞大,品种繁多,令国内的葡萄酒进口商、经销商、消费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这从近几年全国糖酒会上参展的国外葡萄酒厂、葡萄酒商激增可以看出来。

     目前,国外葡萄酒商进军中国市场,似乎比以往更聪明,他们选择了国内有实力、了解市场的进口商、经销商作为合作伙伴,突围愈加激烈的市场。近几年,国内众多的大资本、大企业和大财团,如房地产大亨纷纷试水葡萄酒市场,他们尽管不懂葡萄酒,但也想“游戏”一把。这从根本上打乱了原有的葡萄酒市场经营格局,市场竞争更加惨烈,中小葡萄酒商饱受冲击,将面临着重新洗牌。目前,国内一线城市市场趋于饱和,竞争更趋激烈;二三线城市市场成为新的增长点。各路酒商逐步将销售重心下沉,从大城市转向中小城市,由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内地辐射进行渗透和“圈地”。而且随着今后进口葡萄酒市场份额的提高,细分化、专业化运作成为必然。

     尽管近年来进口葡萄酒数量和市场不断扩大,然而进口葡萄酒中并没有占主导性地位的品牌,名目繁多的产品难以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消费者对其认知度不高,除了国外几个大品牌外,整体上未能形成品牌效应。这主要是进口葡萄酒面临水土不服、一些进口酒经销商急功近利思想严重,使品牌塑造、市场拓展面临“瓶颈”,不利于进口葡萄酒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培育和壮大。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闫秀梅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