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市场 > 正文
洋酒市场“勾兑”了多少谎言
来源:  2015-12-21 08:08 作者:

许多号称“原瓶进口”的葡萄酒实际都是“中国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假洋葡萄酒品牌“潜伏”在消费者身边,有的是取个语焉不详的英文名字;有的是编造点儿洋血统或者源自哪里的传奇故事;有的是到国外注册个公司,摇身一变成了国际品牌;有的是在外头设个空壳,再回来搞中外合资……产品标签上印上“100%全进口”、“原装进口”等字样,赚取的利润便能比国产品牌高出数倍,不少商贩瞅准一些消费者“崇洋媚外”的心态大造文章。
  究其原因,首先是国内对产品质量监管不严加剧了消费者对洋货的迷信,其次是长期给予外商的减税等优惠政策,再次是对恶意逃税、资本外逃等控制的不力,以及对假洋品牌的处罚缺失,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假洋品牌的产生。

300元进口酒原价20元
进口葡萄酒定价混乱,定得越贵反而越好卖

     同样都是葡萄酒,国产酒和进口酒相差有多少?在青岛市延安一路一家洋酒行内,笔者看到,这里设有进口酒专柜,其中包括来自法国、澳大利亚和智利等国家的进口葡萄酒。“目前来店里的消费者咨询进口葡萄酒的多买的少,还是买国产葡萄酒的人多些。”导购员告诉笔者,不管是超市还是烟酒店,很多卖酒的人和消费者一样,对进口葡萄酒并不是真正的了解,他们和许多消费者一样,潜意识里都觉得进口葡萄酒很高贵,几千元/瓶才是正常的价位。
     在青岛市利津路一家洋酒行内,笔者提出想买一瓶法国赛维斯品牌的葡萄酒,店主说没听过这个牌子。随后,店主又拿出“拉菲传奇”品牌的葡萄酒向笔者推荐,并“非常专业”地介绍起这种葡萄酒的年份、品质和其“贵族”血统。
     然而,笔者就这瓶酒的标价咨询了在法国多年从事葡萄酒经销的朋友吕萌后,却得知这是一瓶法国的普通餐酒,在法国的零售价最多2欧元,与店主叫卖的299元相比,相差近20倍。
     吕萌告诉笔者,目前国内流行销售进口葡萄酒酒,推销时说得天花乱坠,给予消费者不少误导,因此“越贵越好”成了许多消费者选购进口葡萄酒的唯一标准,有些卖家就是抓住了消费者这一心理,把本来很便宜的进口葡萄酒随便定价,定得越高反而卖得越好。
     “成本一二十元的产品,进口后卖三四百元,这在国内很普遍。”在法国多年从事葡萄酒生意的陈刚这样说,一般法国超市里的葡萄酒,价格在2欧元左右/瓶,若是去酒庄进货,价格更便宜,一般1欧元/瓶的酒已很不错了。另外,运费也很便宜,葡萄酒运到中国一般都是顺便捎带,每瓶葡萄酒运费在2元钱以内。
     据陈刚介绍,一般一瓶进口葡萄酒的原价折合人民币约20元,加运费平均每瓶2元,纳税(关税14%、增值税17%、消费税10%)之后的到岸成本为30元左右,仓储和本地运输、人工费用合计2元,售前成本大约32元,随后加上各级分销商的利润,再拿到超市、烟酒店里卖,标价200元/瓶—300元/瓶很正常。“如果到网上去买进口葡萄酒,可以买到10元/瓶的,抛开真假不说,进口葡萄酒在价格方面有点乱,缺乏管理。”陈刚说。

许多进口酒原本姓“中”
从国外进口原汁在国内小酒厂灌装再冠个洋名

     从国外进口原汁,在国内某小酒厂加工、分装成葡萄酒,再冠以一个时髦的“洋名儿”,便进入流通渠道销售。陈刚告诉笔者,跟原瓶进口相比,灌装的成本更低风险也更小,只要你有渠道销售,想赚钱很容易,“国内灌装厂很多,想灌装成哪个国家的都行。”
     “很多打着‘原装进口’旗号销售的葡萄酒,其实都是从国外进的劣质原汁。”陈刚解释道。
     笔者在网上搜索“进口葡萄酒灌装厂家”,竟搜索出41万多条结果;而根据厂家在网上发布的招商广告不难发现,这些葡萄酒的灌装地可谓遍布全国,广州、东莞、深圳、福州、天津、昌黎等地最为集中,山东省内如临沂、青岛等地也有,不过是些规模较小的灌装酒厂。
     陈刚还提到,因为是在国内贴牌生产,个别生产商不仅可以随便标注国别,就连酒标上的年份、级别、品牌也可以随心所欲地编造。按照规定,灌装酒必须要在背标上注明真正的灌装日期和灌装地,为了伪造“原瓶进口”的身份,生产商通常会进口少量的原瓶装葡萄酒,再“自己盗自己的版”,将前者的报关证明“移花接木”到灌装后的葡萄酒上。“明明进了10瓶原装酒,结果卖了1000瓶,多出来的990瓶,显然是在国内灌装的。”陈刚表示。

“原瓶进口”深藏猫腻
酒商把进口酒运到保税区钻法律的空子

     笔者注意到,绝大多数进口葡萄酒都标有“原瓶进口”字样,各商家也都宣称他们的酒是从国外的酒庄“原瓶进口”,自然保持了进口葡萄酒原有的高品质,绝对物有所值。事实真的如此吗?
     “眼下进口葡萄酒主打的核心概念是‘原瓶进口’,其实‘原瓶进口’里面有行业内公认的最大猫腻。”吕萌告诉笔者,“原瓶进口”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指的是一瓶酒从葡萄种植、采摘、榨汁、发酵、窖藏、酒液装瓶、酒瓶标签及内外包装全部在原产国完成。
     据介绍,目前国内所谓的“原瓶进口”,主要包含三种模式:一是庄园酒,庄园自己的葡萄酿造并在庄园灌装;二是庄园灌装原瓶进口,表示这种酒在庄园出产并灌装;三是只要求在我国关外灌装,而不强求在原产地。
     “第二种‘原瓶进口’葡萄不一定是庄园的。”吕萌说,而第三种“原瓶进口”,是最大的猫腻所在。由于第三种原瓶进口只要求在中国境外灌装,有不少酒商便打起保税区的主意。目前,国内不少保税区都新建了大大小小的葡萄酒“国际分装中心”,酒商们把进口葡萄酒运到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这些保税区,从法律上讲依然属于“关外灌装”,自然也就是“原瓶进口”了。

相关链接

说法:食品标签要备案
     对于进口葡萄酒目前的现状,青岛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产品或其包装上的标签必须真实,并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进口食品同样须附上合格的中文标签。如果没有贴上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经销商又提供不出合法的相关手续,就存在来路不明的嫌疑。但他同时表示,因为工商部门只能对市场主体进行调查,也就是查经销商的手续及葡萄酒标签等是否合格,无法检查葡萄酒的质量,所以工商部门将和有关部门一起合作,加强对进口葡萄酒市场的监管。
     青岛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卫生科有关负责人称,进口食品入关前要加贴食品中文标签,检验机构对进口食品实施检验的同时,也对食品标签实施检验并备案。“葡萄酒生产商或经销商如果私自贴标签是违反相关法规的,我们也将对此严查。”这名负责人说。

提示:买洋酒要注意些啥
     看清商标,尤其要注意看酒标及检验检疫中文标识。
     尽量选择信誉好的商家,不要盲目跟风。
     看酒标上的葡萄酒等级、年份。
     注意识别原装进口葡萄酒与国内灌装酒,比如看酒瓶标签印刷是否清楚,看酒瓶的封盖是否有异样,有没有被打开过的痕迹,看酒瓶背面标签上的国际条形码是否以3字打头(法国国际码是3,国内灌装的是6)。
     看葡萄酒的颜色是否自然,打开酒瓶,看软木酒塞上的文字是否与酒瓶标签上的文字一样。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闫秀梅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