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市场的葡萄酒需求量在迅速攀升,但对于以白葡萄酒闻名于世的新西兰葡萄酒来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说,在中国市场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Rabobank 高级分析师Marc Soccio在该银行的季度报告中称:“2010年,中国人可支配收入的上升使他们更多地接触到进口葡萄酒。”但他同时表示,“由于中国人倾向于消费红葡萄酒,而且目前对于新西兰葡萄酒的认知度尚不够高,因此制约了新西兰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近年来,全球葡萄酒市场购买力普遍下降,但中国市场的增长却引人注目。以法国首当其冲,全球主要葡萄酒生产国均已加入开拓中国市场的行列。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新西兰第五大葡萄酒出口市场。
新西兰贸易发展局(New Zealand Trade and Enterprise)在一份报告指出,中国人几乎仅在餐桌上喝葡萄酒,在酒桌上往往“拼”酒而非“品”酒,中国消费者为了显示身份和对客人的厚待,经常以名贵葡萄酒待客。
Soccio认为,中国的酒类经销商在影响消费者酒品选择和价值判断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中国消费者在购酒时出于‘安全’的考虑,往往视酒的名气、地位而做出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法国葡萄酒就成了首选。”而其他包括新西兰在内的众多国家的出口商,则不得不追赶法国酒的脚步,投入大量资金对消费者进行培育,以逐渐影响其未来的消费行为,同时还要加深与经销商的联系。
新元不断走强,主要市场的消费购买力持续下滑,都使新西兰酒商承受巨大的利润压力。2010年,新西兰葡萄酒出口额上升了6.9%,达10.9亿新元,瓶装酒出口均价却下跌7.5%,至8.58新元/升。
Soccio称,美国等主要市场2010年出现强劲复苏,新兴市场和一些较小市场的需求上升,也为新西兰葡萄酒出口提供了机会。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闫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