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月份本是白酒消费淡季,但白酒企业的涨价浪潮并未停止,只不过这轮涨价的主角换成了二线白酒品牌。近日,包括汾酒、古井贡酒在内的多家二三线酒企正式宣布提价,提价幅度从3%—25%不等。4月5日,笔者走访四川成都市场了解到,除了上述三家酒企外,包括郎酒、泸州老窖的部分产品均在节后暗涨。业内人士分析,二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三线白酒提价一是给市场以足够的缓冲,避免在旺季提价影响销售;二是为了填补一线白酒提价后的市场空挡,不过盲目跟风很可能会得不偿失。
3月三家二线白酒企业发布提价公告 3月22日,古越龙山发布公告称,即日起上调白酒产品价格,提价幅度约为7%;同期,古井贡酒也发布公告,决定从3月21日起上调古井淡雅系列和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系列产品的出厂价,提价幅度为3%—25%。3月30日,山西汾酒也发布公告称,30年青花汾酒系列产品对外售价上调20%左右;40年青花、20年青花、20年老白汾酒系列产品对外售价上调10%左右。对于涨价的原因,山西汾酒表示,是根据市场供求情况作出提价的决定;古井贡酒则表示“为维护、提升公司核心产品价格定位,理顺产品价格体系,同时考量通货膨胀及原料成本、用人成本等上升因素”,所以决定涨价。
终端市场郎酒泸州老窖也悄然涨价 4月5日,笔者走访成都王府井、伊藤洋华堂等卖场发现,上述三种白酒价格开始在终端市场上体现。在成都红星路附近一家超市内,古井贡五年原浆的零售价已经达到208元/瓶,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是这几天才开始提价的。
涨价的不仅仅是这三种白酒,其他白酒品牌已经悄然提价。“如果要买酒的话,赶快买吧,因为马上又要涨价了。”成都总府路附近一家大型商超的酒水销售人员说,3月初国窖1573已经涨价了,939元/瓶,比之前涨了150元,而郎酒旗下酒品也已经调价,涨幅最大的青花郎已经涨到1438元/瓶,涨了500元。成都1919酒类专业超市陈姓负责人也向笔者表示,国窖1573以及郎酒在一个月前提价,涨价幅度在20%—30%左右,都是按照厂家要求涨的。
为何提价?年报给出答案提升盈利能力 白酒提价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升不言而喻。笔者在已发布业绩预告的28家酒类上市公司中,净利润增速在30%以上的公司有15家;已发布年报的10家上市公司中,只有一家净利润增速在30%以下。除了酒鬼酒之外,其他公司都实现了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的发展势头。在去年一整年涨价浪潮的背景下,显然各家酒企尝到了涨价的“甜头”。
以泸州老窖年报为例,去年泸州老窖高端酒收入35.19亿元,同比增长33.33%,中低端酒销售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6.1%。而在公司主要利润来源国窖1573、泸州老窖特曲销量没有实质性突破的时候,洋河、汾酒、古井贡酒等一大批优秀的二线白酒企业奋起直追。为了应对这一竞争局势,泸州老窖明确到2013年完成130亿元的目标,而重塑产品结构线开拓中端酒是其重要一步。华泰联合证券饮料制造行业研究员张芸表示:“要完成130亿的目标,还是需要中端酒放量。”业内人士分析,在茅台、五粮液等超高端白酒纷纷提价后,留下了中端酒的价格市场空挡,因此不管是一线白酒还是二线白酒纷纷抢滩“中端酒”市场,这也是汾酒等二线白酒提价的原因之一。
专家观点:跟风涨价可能得不偿失 对于此次二三线白酒在淡季提价,业内人士吴勇表示,出于成本上升、理顺产品价格体系以及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等因素的考虑,近几年提价俨然成为白酒企业每年的“例行公事”,提价能够提升产品利润,不过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二线白酒销售带来冲击。不过,除了贵州茅台、五粮液等龙头酒企之外,更多的白酒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淡季提价,也是为了给市场以足够的缓冲,避免在旺季提价影响销售。
海通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高级分析师赵勇也表示,淡季提价成为二线白酒惯用手法,对于这类酒企来说,一是可以稳定价格体系,填补一线白酒涨价后的市场真空;二是在淡季提价对消费者的影响也相对小些。
“高端白酒的消费群体相对固定,市场对产品的刚性需求很大,价格弹性很小,很容易产生‘越贵越买’的不正常现象。”北斗天团营销顾问刘九学表示,一些二三线品牌或区域品牌白酒若想通过涨价来获取更大的利润,恐怕就会失去市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闫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