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市场 > 正文
假冒高端啤酒生产已成产业链(1)
来源:  2015-12-21 08:07 作者:
  身处灯光迷离的酒吧,品味着各种价格不菲的高端啤酒,你可曾想到,这些啤酒可能并非出身大牌,而是从中国北方一些小村庄运进城的?
     山东一位啤酒企业的销售主管周瑜(化名)向笔者透露,在作坊式的生产中,造假者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几条橡胶管,几个大桶,几个手动压盖机,再雇佣几个农村的闲散劳动力就可以完成生产。由于330ml装的夜场啤酒利润丰厚,科罗娜、喜力、嘉士伯等热销的国际品牌都可能成为仿冒对象。
     行业人士告诉笔者,这种现象并非只局限于一省一市。为便于调查,笔者选择了山东临沂、潍坊、安丘、青州等地采访。

造假者自揭流程:一夜完工

     张辽(化名)是笔者在临沂接触到的一名啤酒批发商,据介绍,他已经是当地“颇具影响力”的批发商了。据张辽介绍,公司的业务构成中,70%属于正规行货,30%则是仿冒的“水货”。张辽随手从身后的产品陈列架上拿来几瓶啤酒,分别是现在在夜场热销的几个品牌,张辽说,其中有真有假。如果不是他的指点,笔者根本无法分辨孰真孰假。
     据张辽介绍,他的公司已经度过了最初的资本积累,“水货”在业务中所占的比例正越来越少,目前他们只向一些熟悉的大客户提供“水货”,每月只要三五百箱货的小客户将逐渐被淘汰。
     谈到自己的产品时,张辽很自信。他说,自己的供货价格高于别的公司,质量也要高于别人,因为他的产品均来自正规厂家的生产线,产品的外包装可以以假乱真,而酒质只与正品有细微差别。他指着一瓶“科罗娜”告诉笔者,该产品的原麦汁浓度为10%,只比正品低了1.3%,普通消费者根本区分不出来。而瓶子上的生产日期喷码也不像以前的假酒,一蹭就掉。
     据张辽介绍,他经营的仿冒产品,与生产厂家有着周密的生产计划。客户要货时,必须先打款订货,然后再与厂家确定生产计划,厂家会在两三天内安排生产。张辽也会及时将生产所需的标签、包装箱等配套物品送往厂内。一般的订单都在两三千箱(24瓶/箱)以内,一晚上就可以完工。不等天亮,产品就装车运走,不在生产厂家的仓库停留,甚至也不进他自己的仓库,直接通过物流运往目的地。

估算:一年卖掉90万瓶

     张辽透露,他去年从厂家购买原酒的费用在30万元左右。按照当前约1000元/千升的价格来粗略估算一下,他每年的业务量在300千升左右,灌装成330ml的小瓶夜场啤酒后,大概折合90万瓶。
     杨强(化名)是笔者在山东青州接触到的一名批发商,目前经营着多款贴牌产品及多个品牌的“水货”。
     杨强给笔者带来了他的“水货”样品。单从外观上看,仿真程度极高。笔者打开几瓶分别试饮之后,口感、泡沫等方面也分辨不出真假。交谈中,杨强告诉笔者,这些“水货”本身的酒质是可以保证的,全部来自于“三证”齐全的正规厂家,贴标、灌装、压盖、装箱全部在生产线上一次性完成,这是小作坊灌装的“水货”不能比的。
     杨强说,他生产的“水货”已经成为合作厂家的业务之一,有专门的生产调度负责协调,需要根据厂家的生产计划安排“水货”生产,订单一到,马上联系生产调度安排计划,从订货到发货,7天左右就可以完成。
     当笔者以担心产品质量为由提出要去考察时,杨强表示,厂家严禁任何人进入,即使是他去,见面也会安排在厂外。杨强还告诉笔者,该厂家位于山东某县,不在本地,短时间内无法前往。对上述说法,笔者无法核实。|

[1] [2]

编辑:闫秀梅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