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白酒次高端消费市场急剧扩大,角逐湖北武汉这一市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场的多是省外品牌,但随着鄂酒板块的整体崛起,白云边、黄山头、霸王醉等正力图打破原有的市场格局。
湖北次高端消费市场容量8亿元
受央行不断收紧流动性资金的影响,11月中旬起,上海证券综合指数步入下跌通道,而此间,A股的酿酒食品板块指数却上涨了约4%,成为大盘惨绿中少有的“一点红”。其中,白酒股的表现尤其耀眼。贵州茅台上涨约18%,洋河股份上涨约5%。高端白酒为何如此坚挺?业内人士分析,有两方面原因:宏观层面,白酒具有内需概念,符合“十二五”扩大消费的政策方向。高端白酒作为可选消费品,表现会比一般的必选消费品更具弹性。微观层面,11月CPI涨幅5.1%,“抗通胀”已成为投资主题,高端白酒恰好拥有出色的“抗通胀”属性。上海一些超市53度飞天茅台的零售价已达1200元以上/瓶。
随着茅台、五粮液零售价的走高,以及中产阶层的形成与壮大,400元/瓶—500元/瓶价位的次高端消费白酒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急剧增加。据有关部门粗略统计,中部地区次高端市场容量湖南为10亿元,湖北为8亿元,安徽为7亿元,山西为6亿元。次高端消费带是国内白酒市场取得显著突破的一个区间,众多引人注目的“新秀”都诞生在这个区间,如安徽的口子窖、江苏的洋河、湖北的白云边、江西的四特等。
早些年,鏖战武汉这一市场的多是省外品牌,如泸州老窖、郎酒、迎驾、洋河、衡水老白干等,能扛住150元/瓶—500元/瓶区间的鄂酒几乎凤毛麟角。近年,随着鄂酒板块的整体崛起,白云边年份系列、石花霸王醉、天龙黄鹤楼、稻花香珍品一号等,在这一区间逐渐崭露头角,其中白云边2009年在武汉市场销售突破5亿元,且高龄年份酒比重越来越大,令对手不寒而栗。其他鄂酒能否抓住这个契机,成为未来3年—5年能否做强的关键。